有那味了
在Olympus E-M1 II去年正式發售以來,我就一直很想做這個專題,後來一直沒有機會拍攝更偏向動態的題材。
而今年,無反光鏡界又多了一名在高速題材的生力軍:Sony A9,正巧趁著剛結束不久的世大運,以一個體育愛好者的角度來做這兩台相機的使用感受。
很多人也許會說,可是Olympus E-M1 II是4/3″的片幅,Sony A9是135全片幅,片幅上的基準點就不同,有什麼好比的?
我寫這樣的專題,雖然標題下了對決,但其實真正的用意不是想分出個高下。
我的用意,僅僅是以實際拍攝後的感想與成品,來告訴大家關於頂級無反相機的性能面,早已能夠應付極為嚴苛的拍攝條件。同時,我們一定也能發現同時使用兩台相機的時候,各有其不同的特性。
那麼,我們可以開始了,先來介紹兩位選手的基本資料吧!
Olympus E-M1 II,2000萬畫素,4/3片幅,每張重新對焦重新曝光的連拍可達18fps。它在對焦系統上有很大的改進,除採用更優秀的混合式對焦外,在追蹤對焦與連拍部分,都有採用更好的演算法。
這台相機推出後,許多以飛羽為題材的攝影者如虎添翼,不只拍攝出許多的精彩照片,成功率也是大大提升。
這篇文章裡,使用E-M1 II的部分,我以M.ZD 40-150mm F2.8這顆鏡頭來進行搭配。
Sony A9,2400萬畫素,135片幅,每張重新對焦重新曝光的連拍可達20fps。同樣地,它也在對焦性能有很大的進步,可說是專門為了高速攝影設計的機身。
Sony為了這台機身,其實在許多細節上都下了不少功夫,像是五向搖桿、GB級網路傳輸孔,徵詢了不少職業用戶的意見,意圖打造出一台符合攝影師使用習慣的職業機身。
這篇文章裡,使用A9的部分,我以FE 100-400mm F4.5-5.6GM OSS這顆鏡頭來進行搭配。
這次在世大運其實我去看了也拍了不少場比賽,這次主要挑出來的項目是女子水球跟田徑的部分。
在正式去觀看比賽還有拍攝之前,我已經用過Sony A9一段時間,但是還沒有拍攝這麼高強度的運動題材。所以在拍攝這個專題之前,我還先帶了A9去競技體操去熟悉一下。
一如先前的印象,不管是縱向、橫向的追蹤對焦與連拍,A9本身的自動對焦判別準確度很高,幾乎已經可達只要出現在觀景窗內的動態物體,就能順利追到並拍攝的狀況。
而在水球的比賽上,Sony A9搭配的FE 100-400mm GM鏡頭在焦段上起了很好的作用,遠達400mm的焦段,可以拍攝更近的特寫畫面,此外,2400萬畫素也有些許的優勢,在裁切上會更有彈性。
值得注意的是FE 100-400mm GM這顆鏡頭,雖然光圈本身從廣角端到望遠端的衰退不到一級,但是畢竟在400mm端的F5.6光圈,還是需要拉高一些ISO來拍攝。
這恰好跟Olympus的組合走向不同,E-M1 II儘管片幅較小或許在高感光度上有一些弱勢,但是拍下來,搭配的鏡頭是恆定F2.8帶來更高的進光量可用更低的ISO,兩者在畫面上的純淨度並沒有差太多。
如能以我這次E-M1 II這樣以最大光圈恆定F2.8的望遠變焦鏡來拍攝,對比A9的所使用望遠鏡頭的F5.6(@400mm),這樣光圈差兩級的狀況下,差不多也是135片幅與4/3片幅之間在高感光度上ISO差距的級數(大約也是差兩級)。
水球的場地是個有著陽光灑落的室內游泳池,雖然光線算充足,但因為要凝結各種激起的水花與動作,還是很吃ISO與光圈的搭配。
那麼,有沒有可能A9以FE 70-200mm F2.8 GM來拍攝,能以更低的ISO來讓畫面更乾淨?
有可能,但是我認為焦段不夠遠,所以會更仰賴裁切,這也多少會有一些使用上的侷限。
水球是一樣在台灣少見,但我個人覺得非常精彩的運動。
水中的爭搶、攻門的假動作、卡位,甚至有類似足球的反擊快攻,半場轉移也非常快,是很值得一看的比賽。
以下的部分是以Sony A9拍攝的水球比賽照片,看完這批照片,我們來說說Olympus E-M1 II。
如同剛剛所說的,水球這個運動因為環境光線的關係,所以也很吃整體的「組合」這件事情。
包含所選用的鏡頭、需要依照鏡頭調整的感光度、該片幅適合拍攝的景深。
Olympus E-M1 II的連拍速度雖然規格上少了Sony A9 2fps,但在這裡就可以簡單的在水球拍攝下一個結論。
『在拍攝上,兩台機身真的感受不太到差異。』
如果在相同基準的光圈條件下,Sony A9確實有其優勢,正是片幅帶來在高ISO品質的優勢;但是如果是以組合來看,Olympus又在此扳回一成,以較大的F2.8光圈鏡頭來降低ISO值的使用,又能也具備等效300mm的視角。
在追蹤對焦的成功率、反應靈敏來說,Sony A9與Olympus E-M1 II可說在同一個基準上。
不過還是有一個決定性的差異,主要在拍攝後的Review。
以Sony A9的設計邏輯上,是邊寫入就可以邊看到照片,寫入多少可以看到多少照片,預覽畫面上面會看到剩餘寫入張數。
而Olympus E-M1 II則是需要等到全部拍攝完才可以預覽,但在寫入同時,你依舊可以繼續拍攝。
但有趣的是,A9在寫入全部完畢,開始翻閱每一張照片的時候,比較有頓挫感,而E-M1 II按著方向鍵,看照片有種在看影片的感覺。
以下的部分是以Olympus E-M1 II拍攝的水球比賽照片,然後可以來聊一下這次水球拍攝到的一些狀況。
這次剛開始使用Olympus E-M1 II的時候,成功率有稍微低一點,並不是追蹤對焦能力不足,而是「對焦點分布」的方式不同。
以Sony A9來說,除了全畫面與單點對焦以外,還提供了一個大約佔50~70%的對焦點範圍,這個範圍的追焦非常好用,幾乎可以兼顧特寫與將要移入/移出的主體。
E-M1 II比較可惜的是沒有提供稍微小一點的對焦範圍,全畫面以後,就是全螢幕1/9左右的對焦範圍。
所以一開始,我常常會拍到這種對焦在畫面最邊緣的照片。
修正的方法除了改採中心點對焦以外,也可以試著把追焦的靈敏度調低一些,焦點比較不容易被帶走。
E-M1 II的其他對焦點分布
下圖上:1/9全畫面、下圖左:中心十字、下圖右:中心點。
在這邊可以順便來說說高速連拍的好處。
除了可以捕捉每一個動作,等於以0.05秒的間隔去記錄動作以外,我覺得更重要的是,高速的連拍可以讓你更有機會選擇「更好的畫面」。
這個更好的畫面我覺得要在「成功的照片」之上,除了成功,你還可以去要求畫面的均衡,甚至人物的「表情」。
以下面三張一組的照片,我會更偏好最下面一張,防守者的表情正好可以顯露出來。
然後畫面轉到戶外的田徑比賽。這個部分我想要延續剛剛室內的「均衡性」來繼續。
如果說室內的均衡性,是以光圈、ISO等比較考慮到入光量的搭配的話,在戶外的均衡性,我認為是「機動」與「重量」。
(由這裡開始的照片是Sony A9)
與競技體操與水球不同,田徑賽的比賽場所在戶外,雖然有座位,但大部分你需要攜帶著器材遊走各比賽區域。
重量跟體積就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特性。
世大運期間,台北的天氣是非常好的,我在的這天早上比賽的氣溫大約落在32度,所以扛著相機跟長鏡頭,負重這件事情對於體力的流失是非常顯著的。
在田徑場上的拍攝,各種縱向、橫向的追焦,同樣都考驗到相機的性能。
撇開手上拿的重量,認真說來,就以最後照片呈現的成果來看,不容易察覺到有差異。
另外在這裡還可以來說一下關於對焦點的選擇部分。
其實過去在Sony A7系列,要移動對焦點是很讓人困窘的,在速度上還有便利性都不足,這回A9的五向搖桿擺脫了過去的這些不變,相當不錯,我也期待能夠在下一世代的A7見到這個設計。
相比起A9以實體的邏輯設計,E-M1 II則比較以虛擬的角度切入,以LCD上的觸控取代,這也是非常直覺的設計,當你靠著觀景窗的時候,只要開啟選項,一樣可以透過拇指的觸控來移動對焦點。
接著我們來看看剩餘的Sony A9照片,還有E-M1 II在田徑場上的實拍,最後再來下個結語。
這部分開始是Olympus E-M1 II的照片。
整篇文章到這裡,其實你應該會發現,我想寫的不全然是兩台相機的孰優孰劣。
我想告訴你的是:Olympus E-M1 II跟Sony A9都是在這個時代首屈一指的無反光鏡機身,不論你需要的強度是什麼,不論你需要的品質是什麼,這兩台機身都能為你辦到。
在單眼相機與無反光鏡之間的橫溝,幾乎已經消平,更甚至以無反光鏡來說,還有一些像是在重量上、LiveView上、機身防手震上、電子快門上…等等的這些特性都更能幫助你進行拍攝。
不是說從此無反光鏡就是新時代的產物,你就非得因而棄用數位單眼。
相反地,我反而認為是一個時代帶來的新選擇,有了選擇的機會,拍照的形式才有改變的可能。
最後,這兩台相機,我覺得可以用不同的面向來闡述。
Sony A9的話,你可以想見在LiveView上與對焦上,135片幅比4/3片幅多許多倍的資料量,在速度上跟準確度上都相當好,可說是很了不起的處理速度,以片幅跟處理速度來看,可以想見Sony為此給予了極高的科技水準。
Olympus E-M1 II的話,在這個嚴苛的速度拍攝條件下,完全不趨於下風,非常強悍。而另外非常值得拿出來一提的,那就是系統建構的成本。
就以這次所拍攝的兩套組合來說,E-M1 II在機身與相對應的鏡頭組合與A9相比,所花費大概是10萬對比20萬的差別。如果能夠達成相同的成果來看,這個組合不只可說是超值,更可以說是物美價廉了。
這麼說吧,Sony A9可說是目前集所有大成的無反光鏡旗艦機身,當之無愧,相對的,你也需要付出足夠的代價來享用這些科技。同時,為了影像品質跟片幅,雖然比起單眼相機已有縮減,你仍需要足夠的負重能力去使用它。
我們在最後可給Sony A9用「極致」作為結語。
就Olympus E-M1 II來說,它是台非常討人喜歡的旗艦。它的重量輕,但握持感也相當好,更重要的,價格也很合宜,M.ZD群裡面的PRO系列,更是以優秀的光學素質征服了我。
它同樣地是這時代集科技於一身的無反旗艦,但更輕了重量,少了價格,那麼E-M1 II的結語是什麼呢?我想會是「均衡與全能」。
文章的最後,是同時帶著兩台相機前往的活動,由雞排妹鄭家純出席的代言活動拍攝。
這個偏靜態的活動場合,一樣的,兩台的表現依舊很類似,拍攝的條件上也會跟水球比賽相似:A9能以較高的ISO應付室內環境,而E-M1 II則可以利用大光圈鏡頭與防手震來彌補片幅上的不足。
當然,以這樣的場合來說,A9就可以不用FE 100-400mm,可以選擇FE 70-200mm F2.8 GM,在更低光的活動場合來說,會更有優勢一些。
在拍攝這場活動的時候,有另外一個A9跟E-M1 II比較明顯的差異,就是鏡頭的大小跟塗裝顏色。
由於FE 100-400mm GM塗裝跟外型都非常類似Canon的長焦鏡頭,比較醒目,因此我在拿A9的時候,獲得比較多的目光直視與定格,這算是白砲塗裝帶來的優勢。
那麼,這篇文章就到這裡為止了,在準備一陣子,接下來就是Sony A9的正文囉。
由此開始,下面的照片是E-M1 II所拍攝。
My InstaGram @euyoung
-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一)東京天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二)你的日常是我途中邂逅的風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三)秋色是山巒中的一抹紅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四)貳零壹柒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五)Kyoto, ver. F1.2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六)東京,72時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七)北國之冬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八)春,山陽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九)半晴半雨關門海峽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貳零壹捌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一)有一種光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二)沾衣欲濕杏花雨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三)高原,以為不一樣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四)那兒風光明媚,原來都一樣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五)一隅秋霜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六)貳零壹玖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七)貳零貳零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八)無雙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九)貳零貳壹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二十)Zeiss Batis,鈷藍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二十一)貳零貳貳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二十二)貳零貳參
2 replies on “0.0056秒的頂尖對決:Sony A9 vs Olympus E-M1 II”
雖然是優質好文,
不過國際賽的觀賞比賽注意事項其實有寫:
禁止專業攝影器材或使用任何電子器材於場內攝錄影。
希望你是有攝影證或記者證才這樣拍的,
不然愛好攝影的朋友們又要被酸為了拍照都不管規矩了…..
怎麼可以預設作者沒有攝影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