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味了
用了Olympus,用了M43系統這麼久,照理講應該已經毫無激情,沒想到還是入手這台相機,PEN F這樣用著用著,居然也過了將近兩個月了。
慢慢的,也有一些題材可以分享,現在能寫文的時間不多,就用一些短篇來寫些關於PEN F日常的故事吧。
一、Vintage 復古
這台相機給人的第一印象,我想會是復古,也會是精緻。
我無意重提關於老PEN F系統的太多故事,但也許可以藉著這台新生相機,重新體會當時Olympus的理念。
1959年日本的相機廠紛紛推出SLR單眼相機,我們熟知的Canon、Nikon都是在這時候推出單眼相機的,而Olympus這時候則是推出半格相機PEN。
輕便的半格相機PEN,在畫質上還有價格上都非常好,自然在市場上反應相當好,當時的總設計師米谷美久也設計了以半格為基礎的系統相機PEN F,接著在1963年上市。
底片時代PEN F是這世界上,第一個半格SLR,由於現在已邁入數位時代,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也是唯一的半格SLR系統。
當年的PEN F系統,半格片幅上大致上比目前的APS-C大一點點,所以鏡頭轉換焦長需要x1.4。
鏡頭系統也非常齊全,多達18顆,簡單說來,PEN F就是一個輕便卻又幾乎具備看待世界一切所需的視角。
覺得熟悉嗎?
是阿,這就像是數位時代的M43系統。
M43時期的第一台相機是E-P1,當時Olympus便以「Digital PEN」來稱呼它,面對APS-C與135片幅的相機來說,Olympus的M43系統確實相對來說是比較輕便。
雖然後來推出以OM系統作為外觀設計,並且防滴防塵的OM-D系列,但老實說,我還是覺得所謂的Digital PEN比較接近4/3吋這個片幅的設計。
OM系列畢竟是135片幅的相機,難免多少有種裝錯身的感覺。
那時候我也入手了這台E-M5,當時的E-P系列觀景窗需要外接,所以少了些一體性,所以我喜歡E-M5的內建觀景窗,也挺喜歡防滴防塵的可靠度。
E-M5自然還是有著體積便攜的好處,均衡的戰力搭配好看的外觀,也不愧是無反光鏡裡面的一台銘機。
四年以後,我又買了PEN F。轉眼間好幾年就這麼過了。
這是一台具備復古元素的相機,一眼,只要一眼就打中我。
新的PEN F我覺得做了很多努力,比起E-M5銀漆的質感來說,我覺得更好些,塗層厚度上感覺也稍微厚一點。
甚至在機身背後的LCD,裡層也上了蒙皮,如果你慣用觀景窗,這樣的設計可以讓你在LCD往內收合時更減少這台復古的相機出現LCD的數位感。
PEN F是一台很簡單的相機,按鈕不算多,精華真要說,大概都在機頂了。
電源開關、模式轉盤、曝光補償鈕、快門的質感與阻尼都很不錯,除了臉(外觀)好看,拿在手上撥弄,也是很愉快的。
這幾個月我常這麼對朋友說,這是一台需要拿在手上的相機,很多想法跟疑問在操作時就會有答案。
好一陣子以前,我說過一個關於E-M5的,說不完的故事。
那麼現在,我可以繼續說著關於PEN F,關於我日常的故事。
這樣的故事,請讓我輕輕的道來,緩緩的說,或許不長,卻是反璞歸真的日常。
文章總覽:
日常的故事,我們緩緩說 – Olympus PEN F(一)Vintage
日常的故事,我們緩緩說 – Olympus PEN F(二)Quiz
日常的故事,我們緩緩說 – Olympus PEN F(三)Enthusiastic
日常的故事,我們緩緩說 – Olympus PEN F(四)Advent of New Sensor
日常的故事,我們緩緩說 – Olympus PEN F(五)Colour
日常的故事,我們緩緩說 – Olympus PEN F(六)Daily
日常的故事,我們緩緩說 – Olympus PEN F(七)Soul of Art
日常的故事,我們緩緩說 – Olympus PEN F(八)沙漠中的一口井
9 replies on “日常的故事,我們緩緩說 – Olympus PEN F(一)Vintage”
寫的超棒
就是因為這編文章我也敗了pen f了
另外請問一下圖中17mm的遮光罩是那一個?可以在那裡買得到?
@郭瑞霖
謝謝
@Unknown
是日本UN出的遮光罩,46mm專用的型號是:UNX-8117
謝謝
從43時代就是大大的讀者,大大的圖文讀起來依舊一樣的舒服。
請問快門按鈕的型號? 謝謝!
@XiaoYao
快門按鈕是很多年前在博愛路驊陽買的,沒有型號(該店自製),不過一兩個月前有朋友去詢問,據說仍有貨
謝謝
請問F的蓋子是另外買的嗎?謝謝你
請問F的蓋子是另外買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