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味了
OM System是Olympus 在進入數位系統(數位系統就是當今的Four-Thirds系統)前的系統,以輕量化的系統為他的特色,同時他的許多F2的鏡頭,也都是一代的銘鏡(21mm、24mm、28mm、35mm、50mm、90mm)。
在01或是攝影網站上常常看到有人將Olympus簡化成OM來代稱,其實是有相當程度的不妥的。OM應該代表當初的OM System,而不是整個Olympus。
在F2版本之外,OM System同時也擁有輕量化的F2.8版本,而這次要介紹的便是OM 24mm/2.8。
OM System有一些特點,跟我以前使用的Pentax P/K老鏡頭與M42不同。比方說對焦距離作在最後面,而光圈環放在最前面(現在的 Leica D 25mm/1.4 for 4/3也是如此),剛剛好與上述講的P/K還有M42相反。
OM 24mm/2.8這隻鏡頭,在許多的用戶評價滿不錯的,大致上跟28mm/2.8接近,但好上一點點,由於考慮到28mm轉換焦長已經接近60mm,於是就優先考慮24mm/2.8了。
跟老師在一次機會中聊到,OM System裡面,F2是非常棒的一群鏡頭,而2.8雖然光圈小了一格,但不僅是輕量化,在發色方面依然繼承F2軍團的濃郁。
OM Zuiko常常有很多版本,我拿到這顆是H.Zuiko,據對OM比較有研究的朋友說是根據鏡片數目跟構造而有不同的型號。
這是轉接OM老鏡頭的轉接環,很特別的,轉接前跟轉接後,他的屁股都是可以使用一樣的後蓋(也就是OM跟4/3後蓋是一樣的)
裝在E-1上面,其實滿小巧的,加上廣角鏡的對焦距離一向比較近(此顆24mm最近是25公分),因此在日常使用上,相當的便利(因為對焦近,在室內也相當好用)
實際使用上,有一個比較不方面的使用困擾:就是因為OM 24mm/2.8是傳統上的廣角鏡,因此對焦行程比較短,在標準鏡長運用的中距離方面很容易轉了一點點就跑掉焦點
畫質方面基本上我是認為F2.8就滿可用了(而Olympus原廠的MF-1轉接環則是建議f4以後),縮一格光圈就滿銳利的。
發色就像我的老師所講的,很濃郁,不過比起數位鏡Zuilo Digital來講,感覺立體了一點,滿難形容的,數位的ZD是很平均很乾淨的影像,OM Zuilo就多了一股風味,或許只是一種自我喜好跟安慰。吧!
上次去陽明山拍了一點照片,跟大家分享一下
-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一)東京天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二)你的日常是我途中邂逅的風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三)秋色是山巒中的一抹紅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四)貳零壹柒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五)Kyoto, ver. F1.2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六)東京,72時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七)北國之冬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八)春,山陽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九)半晴半雨關門海峽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貳零壹捌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一)有一種光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二)沾衣欲濕杏花雨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三)高原,以為不一樣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四)那兒風光明媚,原來都一樣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五)一隅秋霜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六)貳零壹玖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七)貳零貳零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八)無雙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九)貳零貳壹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二十)Zeiss Batis,鈷藍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二十一)貳零貳貳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二十二)貳零貳參
6 replies on “[Photo]老鏡介紹 – OM System 24mm/2.8”
接手動鏡真的很好玩耶 :p…
我喜歡最後一張,那散景好特別…
有空可以到我的blogger看看…
我也是E-1使用者,目前正在用力把玩Voigtlander Macro 125mm F2.5這支鏡頭 :D。
btw…你的banner看起來好有質感…
有空要來跟你討教一下 :)…
OM系統的發色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很清淡耶,就算配上RVP或是E100VS那種很暴力的正片,看起來也跟他牌鏡頭配上RDP差不多 @@
試試E-system轉Konica Hexanon吧…
Hexanon就真的顏色比較飽和
最近也入手了這顆鏡頭,想請問版主,是否接上這顆鏡頭到olympus數位單眼相機上,由景觀窗望出去的景色會有點霧霧朦朧的感覺呢?
我的不會耶,會不會是鏡片變質霧化?
找四海、老賴檢查看看,說不一定是發霉了,清洗一下就好
謝謝您的回覆現在人在國外 看來只好先收起來等回國時在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