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分之四系統要選擇比標準變焦鏡更廣一些的廣角鏡,永遠都是一個好問題。

而這個問題,答案要問你自己。

也因此,本篇文章並不會直接跟你說「你應該要選哪隻就沒錯」這種論調,而是單單就我個人當初購買的經驗跟想法做闡述而已。

ZD_combine_918mm_01 (by euyoung)

在最早ZD 9-18mm出現之前,Olympus的數位系統,在廣角鏡你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超級貴的ZD 7-14mm,我記得有印象中跟aloke討論的時候好像一管要七萬,後來才降價;另外一個就是正常一點,大約兩萬多的ZD 11-22mm。

ZD_combine_918mm_02 (by euyoung)

但是,這就造就了一點:「夠廣的買不起,買得起的不夠廣。」

原因很簡單,因為各家的數位系統,在兩萬多這個價位,焦段並沒有像Olympus這麼尷尬的,即使它的光圈還是稍微大一點,有些場合很好用。

但它就是不夠廣,或者說,它就是廣的很尷尬。

ZD_combine_918mm_03 (by euyoung)

而當ZD 9-18mm推出後,問題反而不是夠廣的買不起,買得起的不夠廣。

而是「夠廣的好像有遺憾,不夠廣的好像更全面。」

我在BBS回答過兩次關於廣角鏡的回覆,兩次大同小異,不過第二次還有多加了ZD 12-60mm進去。

ZD_combine_918mm_04 (by euyoung)

這兩隻鏡頭的畫質都相當不錯,沒有那種ZD 9-18mm是入門等級畫質就比較爛的情況出現,甚至可以說,拜新的科技所賜,有些狀況ZD 9-18mm表現的還要更好。

像是抗耀光的能力,ZD 9-18mm就更好,雖然ZD 11-22mm已經很優秀了。

其次,在高反差色散的修正來說,我個人也覺得ZD 9-18mm好一點點。

ZD_combine_918mm_05 (by euyoung)

但是兩根鏡頭的根本性差異還是存在,第一件事情就是光圈。

ZD 11-22mm是從2.8-3.5,意思就是說到等校44mm都還有F3.5,而ZD 9-18mm是F4-5.6,在36mm則是F5.6。相同的焦段下,ZD 11-22mm都有比較好的光圈。

這無關景深問題,而是關於低光源的應用。

如同我在前面文章提過的,如果你到一個很壯觀的教堂,萬一你想要盡可能的拍下全部的壁畫或者空間,然後你又剛剛好沒有防手振的機身,在最廣端9mm的狀況下你ISO提高到800快門只有1/8秒
,這時候你會不會稍微想起11mm的時候光圈F2.8,快門可以來到1/16秒?

或者是在室內的餐廳吃飯,想拍個食物,兩隻鏡頭的放大率差不多,但是一支光圈到望遠端只剩下F5.6,另外一支還有F3.5。差這一級半的空間,意味著你是開ISO 320或者是ISO800的差異。

ZD_combine_918mm_06 (by euyoung)

第二件事情當然是材質、重量。

這件事情其實是正反的兩面,你要輕便就可能必須捨棄對氣候的可靠度,你要握持的手感可能就得在重量上面妥協。

兩者就目前來看,甚至放眼整個數位系統,你都是必須妥協其中一個因素。

ZD 9-18mm比較輕(甚至可以說只有另外一支一半的重量),也很好帶;而ZD 11-22mm有防滴防塵,變焦的手動對焦的手感好些,但重量也比較重。另外的,兩者的對焦馬達也不同,ZD 11-22mm稍微有力一些。

ZD_combine_918mm_07 (by euyoung)

很多人考慮這兩隻,大概有兩種情況。

一個情況大概是從ZD 14-42mm這類的入門Kit升級的。

這時候我推測你可能會想要有幾個點想要增進:更廣一些、光圈希望大一點或者是希望有手感的提升。

ZD_combine_918mm_08 (by euyoung)

另外一個情況大概是已經擁有ZD 14-54mm這類防滴防塵且光圈數值不錯的標準變焦鏡。

這時候你可能會希望有:更廣一些、光圈大一點更好,沒有也還沒關係,因為我有一支主要鏡頭在使用、第二隻鏡頭希望比我原本的鏡頭輕好帶一點。

ZD_combine_918mm_09 (by euyoung)

其實這兩個情況挑哪隻都沒有錯,一定都可以符合你的需求,我會列出那些點是因為我過去曾經考慮過這些。

但廣角鏡最根本的,那還是廣度,這是兩隻鏡頭最根本的第三個差異。

為了體驗這個差異,我參考我帶去的24mm視角(12-60mm)跟28mm(TC1)在同場景的實拍配合DPR上面討論串有人繪出的各個視角差異,裁切出下面幾個視角。

先說好,並不是太精確,僅供參考。

如果你用的是14mm起跳,等校28mm的鏡頭,那你大概可以或者像這樣的視角。

View_Angle_04 (by euyoung)

如果你用的是12-60mm,等校24mm的鏡頭,那你大概可以獲得這樣的視角。

View_Angle_03 (by euyoung)

如果你用11-22mm,等校22mm的鏡頭,你得到的又正好比24mm稍微廣一點點。

View_Angle_02 (by euyoung)

如果你用9-18mm,等校18mm的鏡頭,你得到的會比22mm多上不少。

View_Angle_01 (by euyoung)

但是在這裡你需要注意的是,你到底需不需要這麼廣?

ZD_combine_918mm_10 (by euyoung)

如果你是經常登山,要不然就是到野外,或者一天到晚到海邊、離島,甚至一年有很多機會出國體驗大山大水的人,那恭喜你,ZD 9-18mm很適合你,因為它又廣而且又輕非常好帶。

ZD_combine_918mm_11 (by euyoung)

可是要是你的生命中沒有那麼多大山大水可以拍呢?

我有提到後來我發現廣角很有張力,但是其實最佳解似乎都不是靠廣角的張力達成的。

當然如果沒有預算問題,我們都想要兼得,但這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取捨跟選擇鏡頭也是我們運用器材的一個考驗。

(以下開始都是ZD 11-22mm拍攝的,而上面11張則是9-18mm拍的)
ZD_combine_1122mm_01 (by euyoung)

我一路用過來的鏡頭是ZD 14-54mm、ZD 11-22mm、ZD 12-60mm。

我會回頭選擇ZD 12-60mm最主要還是因為它最方便,因為它焦段很合宜比一般標準鏡廣也稍遠一點,放大率跟光圈等附加屬性也都很不錯,等同ZD 14-54mm強化版。

如果是從14-42mm或者是14-54mm換上來,而且只能留下升級後的一支鏡頭,我會選擇ZD 11-22mm。

如果是保留14-54mm或者是12-60mm這樣的鏡頭(就像我現在這樣),我會選擇9-18mm。

ZD_combine_1122mm_02 (by euyoung)

而如果我身上完全沒有其他鏡頭,硬是要從兩隻鏡頭選一支,我要選ZD 11-22mm。

這都有不同的原因。

ZD_combine_1122mm_03 (by euyoung)

如果身上只有一支鏡頭,我選擇ZD 11-22mm的原因是因為它用起來就類似等校24-50mm的變焦鏡那樣,還算是適合一機一鏡打天下,因為我也不太常用望遠端。

ZD_combine_1122mm_04 (by euyoung)

身上有保留14-54mm或者是12-60mm而選擇9-18mm的原因是因為這樣才夠廣也能兼顧平常的使用。我會選擇9-18mm當做廣角的使用,一般使用則是12-60mm,望遠則到時候在看狀況補。

ZD_combine_1122mm_05 (by euyoung)

我從12-54mm升級到11-22mm,其實我心裡想的是:11-22mm + 25mm +一支望遠鏡或者50mm。

每一支鏡頭都有它適合搭配的對象跟用法,這是根據你的想法跟用途而改變的。

ZD_combine_1122mm_06 (by euyoung)

甚至,你即使用14-42mm這樣的Kit鏡頭,升級後可不可以是14-42mm+9-18mm?

當然可以阿~說不一定你用的機身是E420、E520、E620,你根本就覺得kit的光圈就很夠用,你只是要焦段的變化,不想要讓拍照變成負擔,事實上也根本沒想過要換E30、E3這種比較重的機身。

那為什麼要跟我做一樣的選擇呢?

ZD_combine_1122mm_07 (by euyoung)

你只要確定你要的是什麼就好了。

ZD_combine_1122mm_08 (by euyoung)

我不是比較喜歡ZD 11-22mm。

感性來說,我更喜歡9-18mm的廣角帶來的張力,這兩隻鏡頭其實我比較喜歡9-18mm。但理性告訴我兩隻只能選一支的話,選擇中規中矩的11-22mm根據我的需要來說比較適合搭配其他的鏡頭使用。

選擇11-22mm說沒有考慮畫質當然是騙人的,但我能肯定的是我考慮的絕對不是星芒好不好看,拍天空有沒有比較藍這類的問題。

ZD_combine_1122mm_09 (by euyoung)

根據我原本的計畫,我是希望可以11-22+25mm+50mm macro來達成22-100左右的焦段,而且各個焦段之中也有方便常用的變焦鏡,也有專門題材跟視角的鏡頭。

而最後我因為預算問題所以我只有利用12-60mm,盡可能達成這樣的組合。(上面那個組合達成都快可以買兩隻12-60mm了,其中一支鏡頭買好一點的可能可以買三隻12-60mm)

但這是我的需求和選擇。

ZD_combine_1122mm_10 (by euyoung)

那麼,你的呢?

ZD_combine_1122mm_11 (by euyoung)

這幾天在音樂人阿怪的部落格看到他提到村上春樹的一個短篇裡面把妹有三招。
(不過他這篇文章是在談做音樂的事情,即使跟這篇沒什麼關係,你有興趣還是可以過去看看。因為我找不到他提到的原文,所以直接引用他的文章)

1)靜靜傾聽她說話
2)稱讚她的衣服
3)盡量請她吃好料

“如果還是不行的話,那還是算了吧!”

ZD_combine_1122mm_12 (by euyoung)

拍照也未嘗不是這樣呢?

1)靜靜的用你自己的角度觀察世界。
2)永遠對這個世界感到好奇跟讚嘆。
3)在自己的能力許可範圍以內,盡可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器材。

ZD_combine_1122mm_13 (by euyoung)

正因為我們都有一些不得不的考量,一定要對很多事情妥協。

當你想到你一定要把所有看到的山水風景裝進去的時候,可否想過好好放下相機用雙眼看看,感受現場的微風跟陽光。

想想看人生這麼長,這次裝不下的,或許下次你再來到時候在把裝備搞齊全就好啦!既然體驗的機會那麼多,有什麼好急著一定要把所有東西裝進來呢?誰說你這些地方只會來一次?

或者,一定要器材十全十美呢?

我明白「選擇」這件事情並不好做,最終的答案仍舊是落在你自己身上,而且這個答案有數種可能性,雖不致於到無窮無盡的排列組合,但總是會有一些組合要考慮。

我花了一些時間,好好的體驗了這幾隻鏡頭的用途,也找出了一些夢想中的使用組合,雖然總是不能全盡我意達到理想的狀況,但好說歹說自己在使用這些鏡頭的時候,心理大概都可以明白它們大約可以做到什麼樣子的屬性,這除了拍照的樂趣以外,也算是器材的樂趣吧!

即使說我現在已經有ZD 12-60mm了,如果要我回去用ZD 11-22mm或者是單純只有ZD 9-18mm,那有什麼不可以呢?

你每一個階段所感受到且需求的都不一樣,誰說在你拍照這麼長的時間內你就只能有一種組合?

ZD_combine_1122mm_14 (by euyoung)

“如果這樣去選擇而且嘗試使用還是不行的話,那還是算了吧!”

好好記錄你看到的世界,好好體驗你的旅行,好好感受你的人生,這不只是相機跟鏡頭該做的事情,你更應該用臉頰感受微風跟陽光,用眼睛代替你器材不足的視野,用記憶取代有限制的記憶卡容量。

這或許才是我們討論,到底要選哪一支廣角鏡的前提不是嗎?

本文索引:

延伸閱讀:
我所用過的Four Thirds Lens(I):魔性之眼 LEICA D SUMMILUX 25mm
我所用過的Four Thirds Lens(II):Zuiko Digital 11-22mm(i)
我所用過的Four Thirds Lens(II):Zuiko Digital 11-22mm(ii)
我所用過的Four Thirds Lens(III):Zuiko Digital 9-18mm(i)
我所用過的Four Thirds Lens(III):Zuiko Digital 9-18mm(ii)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攝影師、媒體人,慣於書寫、習於觀察。 喜歡著相機這樣的黑盒子,一頭鑽進拍照這件事情,生活裡總猶豫不決,面對喜歡的畫面時卻毫不猶豫的按下快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8 replies on “我所用過的Four Thirds Lens(IV):to be or not to be.”

  • 2009 年 4 月 24 日 at 10:30

    真好的論述,尤其是在講選擇的部份。

  • 2009 年 4 月 24 日 at 14:51

    這一篇完全說出我之前的疑慮..
    感謝..:)

  • 2009 年 4 月 24 日 at 15:46

    慾望無窮,
    要滿足於現有的器材是困難的,
    不過我會試著去跳脫它。

    沒有相機的時候就用心記憶吧!

  • 匿名
    2009 年 4 月 26 日 at 04:24

    有時候我還會想
    在viewer 中看世界也許太窄了
    放下照相機, 我們才能看到那個真實的世界

  • 2009 年 4 月 28 日 at 14:59

    最後一段是最同意的地方^^(因為我沒用過O家機器)

    常想人在追求超廣角的同時, 給了自己什麼

    面對眼前令人感動,或許一輩子只會出現一次的大景

    不好好珍惜用身體的每條神經去感受的機會,只想著用超廣角把畫面框起來帶回家…

    地球之所以美麗, 是因為我們會感受,會欣賞,會珍惜…

    而不是因為拿了個超廣角拍起來很漂亮..

    攝影是透過你的感官跟腦袋去體會,咀嚼之後才有意思的..

    不然,大家都看google 街景車拍出來的照片豈不更是便利..

    總之,我喜歡最後一段 : )

  • 2009 年 4 月 28 日 at 22:31

    很感性且很理性的一篇文章,值得借鏡。

  • 2009 年 6 月 30 日 at 22:01

    12-60咧~應該還有續集吧…

  • 2009 年 9 月 5 日 at 12:46

    這篇文我有一半以上看不懂(新手來著)

    不過內容感覺很好用^^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