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味了
三代相機的不同,第一步,我們來看看感光度這件事情。
我採用固定F5.6的光圈值,固定距離跟快門時間來測試ISO值。GRD3選取了NR 關閉、低、高還有原始的RAW檔等四張圖。
對照組是GRD一代跟GRD二代。
左邊畢卡索的明信片用來觀看暗部的處理狀況、中間則是一般的灰階亮度、右邊的向日葵則用來觀看偏亮部的處理。
以下的圖,原圖是1000 px寬度,為了部落格版面採用Flickr給予的500px寬度貼圖,會略有失真(但不會差異太多),如果有興趣建議點選Flickr頁面的”All size”來觀看原始裁切圖。
在這邊先說明一下,GRD一代跟三代最低的ISO值ISO64,而GRD2則是ISO 80。
先從中央的PEN F裁切圖看起,由於是最低的ISO值,因此在顆粒跟雜訊方面都不是很明顯,由此你也就可以看出GRD一代的顆粒感在ISO 64就出現了,但同時你也會因此發現到即使GRD2在最低ISO 80已經開始針對JPEG做出處理。
為什麼?
因為在鏡頭上方的陰影就因為處理而喪失很多該台相機使用的痕跡。
在左側畢卡索明信片,大家差異都不是很大。
同樣的問題你也可以在右側的向日葵明信片發現,GRD2的ISO 80已經出現很明顯的細節喪失,可說是油畫化(對,我知道原圖本來就是油畫,但你仍可以發現GRD一代跟三代仍保有一些細節。)
以顆粒的角度來看,其實GRD一代在ISO100已經出現蠻嚴重的顆粒感,但相對的我也要請你仔細看看,其實以GRD一代來說,整體畫面的解像力跟細節算是保留比較多的。
尤其是在右方向日葵的細節部分。
由ISO200開始,GRD一代就不僅只出現顆粒了,也開始出現有顏色的雜訊。
但這三台的比較,你也可以發現GRD一代在向日葵花芯的細節稍微多一點,GRD2可以很明顯在三張裁切都看的出處理的痕跡,細節喪失比較嚴重。
另外,從ISO200開始,你也漸漸可以看出GRD3 在NR(雜訊抑制)的效用了,NR開到High的話,在細節損失上面明顯很多,但以LOW的程度來說算是在畫面乾淨跟細節兩者之間獲得一個不錯的平衡。
ISO 400開始,算是一個很明顯看的到GRD3進步的起點。
從這個ISO開始,GRD一代解像力開始下降,主因是大量出現的顆粒跟雜訊,你可以由GRD3在PEN F機身上面的刻字仍舊維持一定銳利度開始觀察起,來判別進步的狀況。
同時你也可以看到如果雜訊抑制的程度被開到「高」,字體銳利度跟鏡頭上面的陰影、向日葵的細節、畢卡索明信片的筆觸都會因此下降很多。
其實以畫面乾淨度來說,GRD2表現的不錯,但是這樣的表現卻是因為大量的NR造成的,這會造成我們的畫面喪失比較多細節。
ISO800算是GRD3可用的一個ISO數值,也是一個仔細檢驗GRD3原廠宣稱的「更好的雜訊處理」一個很恰當的時機。
就雜訊處理來說,GRD2在相機機身上面的字體甚至因為處理,所以線條有所破裂,Zuiko字樣也因使變得模糊。但GRD3不管雜訊是否處理(OFF、LOW、HIGH)都還能維持可辨識的程度。
在這幾個ISO比較中,其實畢卡索的明信片,筆觸差異上都不大,主要有分別的都還是在相機跟向日葵。
為什麼說向日葵也有差異呢?
你可以仔細看看GRD2的截圖,向日葵的部份,花瓣已經整個糊成一團,但GRD3仍舊可以看出花瓣的分裂。
如你看到的,GRD一代的畫面已經充滿了顆粒,而GRD2雖然畫面乾淨,但是糊成一片(PEN、Zuiko字樣、向日葵、畢卡索的顏色也溶成一起)
GRD3可以說在JPEG上面的處理取得一個相當好的成功。
但是在這邊也要指出一件事情,原則上我會認為將雜訊抑制開啟成「低」(NR LOW)會是一個比較理想的選擇,這一路下來我會希望你再往上回頭檢視一下,是不是將雜訊抑制開啟成「高」的時候,GRD3的彩度是下降的,而細節也抹除的太過火了?
是的,確實有彩度跟細節消失的狀況,為了兼顧畫面乾淨跟細節保留,我會建議你可以考慮將NR開啟成「低」即可(不過我個人是採用OFF的設計)
談完這三台相機的比較,我想再來給大家看看,為什麼GRD3的處理還是比GRD2較好一些?
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在長時間曝光。
上面這張圖取自Ricoh Forums的討論,是該站長Pavel所做的測試。(當然,已經取得Pavel同意應用在此文章)
你可以由上圖看到其實在RAW的部份,GRD2/GRD3的差異並不明顯,但是在JPEG部分,GRD2明顯抹除太多,而且處理機制並不好,造成照片的呈現有點類似失焦那樣。
在大多數的時候(包含靜物跟長時間曝光),GRD2的畫面純淨度算是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處理,但只要提到畫面的細節,那就不能讓我們滿意了,而GRD3讓這兩件事情得到一個良好的結合。
在這大長篇文章裡面,我其實不只一次提到「GRD3算是完美的將GRD/GRD2綜合在一起」,這不僅僅是因為外觀上的微調,操作上的細微改變,同時在ISO的部份你也可以發現這件事情。
Ricoh Forums的站長同時也做了跟LX3的比較,下圖也歡迎大家參考看看。
情感上來說,我還是比較喜歡GRD一代在ISO64-200的表現,即使已經擁有不少顆粒,但仍能維持一定的細節,尤其是銳利度跟解像力都相當令人滿意,但GRD一代的高ISO確實不是實用的等級,因此在室內的應用上會有些許的困擾。
或許正因為是這樣,GRD2大量採用雜訊抑制的技術來控制畫面的純淨度,也因此犧牲不少細節。
GRD3不僅是採用新的感光元件,也利用新的處理方式,這點讓高ISO的處理變的比較可用,加上F1.9的搭配,會讓高ISO可應用性提昇很多。
但是,我還有一件事情要提出來。
我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沒有?
從ISO64-1600,GRD3的RAW檔,在高於ISO400之後,有發現整個畫面減少了顆粒感嗎?只剩下色塊?
其實這對RAW檔來說是相當不尋常的,從剛剛長時間曝光的狀況你就可以發現GRD2 有一點一點的熱燥點,但是GRD3卻絲毫沒有。
我不敢斷定是不是這塊新的SONY感光元件有針對RAW做出處理,而這個狀況其實也不是第一次出現的,早在2007年的SONY A700就有這樣的處理。
看看Dpreview的作的這個A700的測試,拉到下面你可以查看一下軔體V2跟V4的差異,有發現V2軔體跟現在GRD3的RAW檔一樣嗎?
絲毫沒有出現顆粒的感覺,但是在V4軔體之後則把這個現象消除了,維持本來RAW檔應該要有的水準。
我不太肯定這是不是有辦法將這件事情(對RAW檔作過處理)完全關閉,我正在嘗試跟Ricoh原廠溝通,看是不是能改善/改變這件事情。
GRD3的JPEG處理可說是大幅增加可用性,不只是我,我相信很多國內外的網站跟雜誌都提及這一點,這個進步不會是只有處理晶片的增長而已,也應當是要歸功在感光元件的進步,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許多媒體都提到感光元件的改進。
但也因為這樣,大家都沒有發現GRD3在RAW檔上的不一樣,這或許也是我們值得關切跟探討的議題。
而下一篇,我想大家會關心一些色調上,鏡頭性能上的變化,我會帶著大家來看看這些不同跟比較。
本文索引:
(一)Preface 引言
(二)Exterior 外觀
(三)Operation 操作
(四)GR Accessories 配件
(五)View of 21mm廣角鏡21mm的觀點
(六)Coming with soul 實拍一
(七)GR Progress GR Family
(八)GR Discover 三代的同與不同
(九)GR ISO:關於GR的ISO
(十)GR Contrast:三代GR的對比
(十一)GR Electronic:GRD3的電子性能
(十二)Never End
-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一)東京天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二)你的日常是我途中邂逅的風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三)秋色是山巒中的一抹紅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四)貳零壹柒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五)Kyoto, ver. F1.2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六)東京,72時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七)北國之冬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八)春,山陽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九)半晴半雨關門海峽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貳零壹捌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一)有一種光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二)沾衣欲濕杏花雨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三)高原,以為不一樣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四)那兒風光明媚,原來都一樣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五)一隅秋霜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六)貳零壹玖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七)貳零貳零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八)無雙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九)貳零貳壹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二十)Zeiss Batis,鈷藍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二十一)貳零貳貳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二十二)貳零貳參
4 replies on “焠鍊後的新生經典-Ricoh GR Digital III(九)GR ISO”
我是老派 不想進步……..
看到ISO200以下GRD1的對比照 ===>有GRD1真好, 至少四年前的產品 還可以保有不錯的細節。
但是看到ISO800, ISO1600 GRD1的測試照===>高ISO的測試對GRD來說實在太殘忍了…
euyoung :
一直有在看您這一系列的介紹,這對有意入手grd3的人來說是非常非常有用的幫助。
我對幾年前買的gx100的成像不是很意,但是操作介面幾乎是沒話說,雖然我有一台450d,現在也蠻密切在觀察grd3的,街拍用單眼實在有點奇怪…也期待您更多的分享!
關於不要對RAW檔處理這個問題拜託站長一定要好好理光溝通,我甚至希望能夠有保留顆粒的JPG…
一代用久了,完全體會到顆粒的好,直接跳到三代,被動太多手腳的JPG讓我遺憾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