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味了
這三篇系列文是先前刊登在T客邦上面的文章,在上面的名字是「相機我該怎麼選?」,不過我原本就沒打算要教你怎麼選。
原來的標題是「到底哪裡不一樣?」,寫這些文章的原因正好是部落格內有一些留言發問入門單眼、無反光鏡系統之間的採購,希望能透過這三篇文章,簡單的說明差異跟優缺點,當做後續相關文章的引言。
隨著無反光鏡系統如M43、NEX等系統的興盛,這類相機與高階DC跟入門數位單眼的界線也越來越模糊,最近常常有人跟我詢問到這類問題,因此寫了簡短的幾篇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了解並且能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挑選器材。
以現在的價位區間看來,高階DC、入門單眼跟無反光鏡系統因為價位相近,所以常被納為考慮的清單裡面。
那麼這三者最主要的差異會在什麼地方呢?
我用比較簡短跟口語的方式,簡單說一下三者的差異(如果覺得哪裡怪怪或者說錯可以跟我說,我會修正)
我們先從高階DC說起。
▲高階小DC代表的通常是輕便而靈活的運用,Ricoh GRD也是相當為人熟知的一個系列。
高階DC的範圍說起來很廣,有輕便型,也有高倍小砲,我會把它定義成有特色且具備完整PSMA模式的數位小相機。在這個前提之下,大致可以分為幾種類型,簡單用這兩年來比較受歡迎的機種舉例。
廣角大光圈輕便型:LX3/GX200/GRD/S90/G11/EX1
輕便小砲:各家都有,而外型差異也很大,主要辨別的方式是高倍的變焦。
基本上,高階DC比起其他兩種類型的相機來說最重大的優勢就是在體積跟重量,由於採用小型感光元件的緣故,因此在內部電子元件的安排上較容易做到相對輕薄的狀態。
在介面上,也比較接近一般DC使用,可以這麼說,這些所謂的高階DC(如GRD3、LX3、S90、G11等)就是一台功能更完整的數位相機,因此在使用上比較接近一般DC的思維。
而高階DC的畫質面來說,要就兩個方面來探討。一個是鏡頭,另外一個則是小感光元件帶來的影響。
這些高階DC的鏡頭都相當不錯,也因為感光元件比較小,光學素質也可以兼顧良好的成像水準。同時,鏡頭也不需要因為要覆蓋比較大的感光元件範圍所以必須要把鏡頭弄的很大。
因為這層不需要覆蓋太大的像場這層因素,高階小DC的畫質通常從中心到邊緣不會下降的太快。
▲過馬路時的隨手一按,正是DC無負擔的攜帶,隨時隨地都可以拍攝的體現。
▲即使是小數位相機,透過適當的調整之後,也可以拍下令人目眩的夜景。
▲高階DC的在風景的描寫也是強項,陽光充足的條件下畫質也相當優異。
雖然現在消費型的小dc也都導入了28mm甚至25mm起跳的廣角,但就比較有邊緣畫質低落的狀況,較為高階的DC售價比較高昂除了操作或者是性能外,也自然反應在鏡頭的素質。
雖然可以有兼顧輕便跟鏡頭的光學,但小感光元件也讓這類相機,只要在室內,或者是陰天光線不足的狀況下,畫質劣化比較快,最低ISO的質感或許都還不錯可以跟大相機相提並論,但只要拉到ISO400甚至是200在畫面的描寫力就會下降很多,增添很多處理的痕跡。
另外,由於小型感光元件的面積較小,所以單位面積像素的密度會比較高,這也是很多DC畫質因而低落的原因,當廠商的廣告在追逐高畫素的時候,相對的其實並不代表著高畫質,但也有許多廠商體認到高畫素≠高畫質,因此在現在推出的新機器畫素反而比過去的低(Canon G11有效畫素1000萬畫素,而G10有效畫素1400萬畫素。)
那麼,高階小DC的優勢在哪裡?
▲小DC的體積適切,可以捕捉生活中的一剎那,但低光源的運用就更需要留意。
▲不大的體積,也沒有反光鏡的聲音作祟,訪談森山大道先生時也相當自然的捕捉下當下的氣氛。
一個就是非常容易收納攜帶,很多喜愛此類型相機的人多半有攜帶相機的強迫症良好習慣(強迫症是說我…),這樣的相機會比較讓人願意攜帶。
另外,在操作性上面,廠商也會特別的去下功夫,增添很多快速按鈕,或者針對使用介面做不同的變化,以期兼顧攝影者跟一般大眾的需求,這在入門單眼是比較少見的。當你需要操作感的時候,通常得要購買更高一級的單眼相機,而高階DC不同,雙轉盤跟快速鍵都是很普遍的配置。
以LX3、GX200、EX1舉例,在單眼相機上面,等效24-72mm又擁有光圈F2起跳,望遠端還擁有F4.5左右的鏡頭(EX1、LX3甚至遠端還有F2.4/F2.8),這也是高階小相機吸引人的地方:好運用的焦段。
這些相機擁有的鏡頭焦段跟光圈數值,規格都相當優異,彌補了在低光源的劣勢。
適切的體積跟價位,融合隨時拍照的可能性,搭配獨特的攝影性格(操作、鏡頭素質)。
我想,這大概就是這類Point & Shoot高階DC迷人的地方了。
▲平常朋友吃飯聚會的時候,就是小DC出場的時候了,能夠靠近桌上的菜餚,也輕易的捕捉當下的氣氛。
本文原文刊登於T客邦 – 揪達人專欄:相機我該怎麼選 (上)?高階DC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