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味了
【Decade】
2000年,也就是距今剛好十年前,Olympus發表了E-10,這台相機可以說是現在E-System的濫觴。
為什麼說是E-System的濫觴?
瞧瞧這個外觀、軍艦部、機身背面的配置、電池艙開關、觀景窗的遮罩、快門鈕、白平衡測定模組、變焦鏡頭的橡膠環甚至是前後滾輪的位置跟材質,幾乎都跟我手上這台E-1。
一模一樣。
E-10它其實是一台很特異的相機,他用的感光元件不大僅僅只有2/3″,你覺得他是DC嗎?
不,其實它是SLR,更是一台SLR跟DC的綜合體,它有反光鏡,但是沒有快門簾,他用的是大多數DC採用的鏡間快門。而更特別的,它的反光鏡模組是半透明的,所以它可以兼顧真正的光學觀景窗(就像數位單眼一樣)跟DC的即時取景(因為反光鏡可以透光進行LiveView)。
最近沸沸揚揚的半透明反光鏡,第一次的採用其實是1995年Canon的EOS-1n RS,而2000年的E-10也用上了。E-10的當時我還沒開始拍照,所以並不知道當時的新聞稿是怎麼強調這個機構的,但根據可以同時利用OVF跟Liveview的特徵下,採用這個機構或許也跟a33/a55一樣,在某種程度是為了兼顧OVF跟Liveview。
這麼創新的東西,十年前Olympus已經有了,而這十年來,Olympus做了幾件有趣的事情。
2003年正式發表的E-1跟4/3 System,是Olympus正式邁入電子與數位的第一步,在這之前,Olympus的單眼系統只有不完全電子化的OM系統。
OM系統從1972年開始的第一台M-1相機一直到2000年都還有生產(OM-3 Ti、OM-4 Ti),整個OM系統有些是有包含電子測光,有些仍舊維持純機械結構,但在每間廠商都有自動對焦的單眼系統之下,Olympus是唯一一家在自動對焦上比較弱勢的廠商。
OM系統並非都只有手動對焦,年紀比我大一歲的OM-30就有自動對焦的能力,它一直生產到1987年,但它的自動對焦的機制是做在鏡頭上面,這些有支援的鏡頭到現在也非常稀少,很難找到。
而E-1跟4/3系統是整個Olympus很創新的架構。
過去的OM系統自動對焦上面是比較落後的,而E-1整個是為了數位化的時代進行改變而推出,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自動對焦的驅動,完全不透過機身馬達,而是透過鏡頭上面的馬達驅動。
這很稀奇嗎?其實不怎麼稀奇,因為Canon的USM鏡頭就是這麼做的,但是其他廠商多半還是採用機身馬達驅動。時序漸漸轉移,我相信你也看到Nikon跟SONY(Minolta Alpha)、PENTAX漸漸的把鏡改為鏡身驅動。機身馬達驅動的好處是能節省各鏡頭的成本,但相對的推動的速度就受限在機身上。
但鏡頭驅動的狀況不同,你只要換顆鏡頭,或許就有全然不同的感受,升級鏡頭不僅獲得光學上的改變,在電子性能上也會有所改變,我相信當初使用ZD 14-45mm升級到ZD 14-54mm的人應該能同意我這點。
邁入數位的Olympus,所做的是把過去的光學維持住,把那些在OM系統與顯微鏡、內視鏡市場累積的光學實力帶進ZD鏡頭群當中,而在電子性能方面,也趨近砍掉重練,早在七年前就把鏡頭驅動完全的電子化,而這點,很多廠商都是近2-3年才開始做。(我說的是「完全」電子化,包含Nikon最近的全系列鏡頭AF-S化、SONY的SSM/SAM化)
這些在今日看來隨手可得的事情,在這個十年的開端,Olympus已經在做了。
【Progress】
E-Sysytem這幾年的發展來說,一直都有驚喜。
2003年的E-1,是4/3初試啼聲之作,當時數位單眼還相當昂貴,同等價位區間的數位單眼是Canon 60D/10D,但E-1所給的100%視野窗觀景率跟防滴防塵,反倒是只在Canon更上位的機身才出現,搭配中階以上鏡頭都有防滴防塵的狀況下,吸引了不少在生態或者相關需求的用戶。
2004年的E-300,在光路上採用Porro Mirror的設計,因此少了軍艦部的凸起,縮減了部分的體積,也正因為這樣的設計帶進來了後續的E-330。而E-300也正好是那個數位單眼普及化潮流的第一波,當年考慮了很久,第一台數位單眼選的不是Canon 300D也不是Olympus E-300,而是另外一台Pentax *ist Ds,這幾台都是現在數位單眼價位這麼親和,廠商所開的第一槍。
同年的E-500,也是在這波平價單眼的產物,雖然規格上沒有什麼特別,但卻是第一次出現亮鍵、暗鍵的測光方式。這個造型也沿用到後續的E-510跟E-520。
2006年的E-330,是第一台採用Liveview方式取景的數位單眼,藉由Porro Mirror特殊設計,擁有兩種LV的取景方式,當時被許多主流廠商的使用者嘲笑:「單眼就單眼,用什麼LCD取景,成什麼樣子?!」隨著時間的流轉,事實卻證明LV的產生確實補足了許多單眼相機的不足,甚至影響了後來的單眼錄影風潮,如果沒有LV模式,說不一定錄影很難出現在數位單眼也說不一定。
2006年同年,Olympus有了一台符合大眾對他期待的數位單眼(因為片幅小,所以體積自然要小),這台相機是E-400,半年以後的2007年,Olympus在這個基礎上發表了E-410,兩者的差異只有在是否加入Liveview模式。發表E-410的半年後,Olympus也有了第一台擁有CCD shift防手震的數位單眼E-510。
時序終於來到了2007年10月,Olympus的五年磨一劍,終於把所有東西放在一起,這是E-3。
E-3把先前的東西一步一步的包進來,也「終於」改進了對焦系統,重新開發了千鳥式對焦,這個硬體看規格來說非常的強悍,全部都是雙十字對焦,而且對焦點的數量雖然不多也有根據攝影師需求進行調查改變。但可惜的是軟體的演算並沒有真正到位,所以就出現了在光源充足底下非常迅速,暗處便有點力有未逮。
E-3同期的對手是Canon 40D、SONY Alpha 700、Nikon D300,E-3的連拍僅有5FPs,也是當時使用者比較落寞的規格。
E-3其實是一台規格強悍,但小毛邊不斷的相機:它擁有規格很棒的對焦硬體,但軟體卻有點跟不上;它連拍終於比E-1快了,但是C-AF的時候卻會卡彈;垂直把手在電力的管理上也是時壞時好,似乎不能妥善利用兩顆電池;理應是旗艦機種,但是LCD轉軸斷裂的案例層出不窮、OVF歪斜、LCD面浸水這些案例都曾經出現過。
E-3可以說是一台背負著眾所期待,但卻是一個體弱多病的4/3機皇,而我們只能選擇接受。
(當年其實還有E-420跟E-520,但跟E-410/E-510差異不大)
多年以來,不管是否是不是Olympus的用戶,關於體積的聲音從來沒少過,也正是因為LV技術的導入,讓Olympus跟Panasonic發覺把反光鏡拿掉似乎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就這樣,縮減了體積、擁有錄影、擁有多樣變化濾鏡的E-P系列正式出現,後面的故事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了。
【What we got】
所以我們擁有怎麼樣的E-5?
基本上我們擁有的E-5,可以說是一台E-3 MK2,這點倒是跟D300/D300s的差異很接近。在規格上E-5並沒有任何驚喜,但仍有值得稱讚之處。
首先是全新採用的Truepic V+。
4/3最大的缺點就在於片幅,但這也同時是4/3最大的優點。4/3這個片幅比起2/3″這類大了將近十倍,可以做出還可以的淺景深,而面對A-PSC,較深的景深也讓生態攝影、紀實攝影、旅遊攝影更便利。
但物理的限制上,高ISO一直是4/3使用者難以言喻的痛處。因為那正是物理限制,軟體可以改進,但畢竟有個天花板在,永遠突破不了,在怎麼比,APSC的天花板就是挑高了一些。
你以為我要稱讚E-5的高ISO進步很多嗎?
才不是。強調E-5的高ISO無異螳臂檔車,自找死路。
我認為Olympus的腦袋還算清楚,他們知道他們的優勢在低ISO的環境,而不是要跟APSC還有135FF拼高ISO。我認為E-5在細節描繪還有低ISO的質感上非常棒,目前看來的這些照片,在低ISO的描繪都非常綿密。
除了Truepic V+的功勞以外,採用了新的低通濾鏡也讓細節更加完整,觀看目前的範例照片是有這種感覺存在的。
記得很多人念念不忘的E-1嗎?E-5的照片演算就有那種味道,更令人愉悅的是E-1只在ISO100-200擁有那種質感,而E-5根據我的個人看法卻一直到ISO800都還有不錯的成果,仍多少保留影像的質感,這在過去4/3的相機是很少見的。
E-5也採用了新式的BLM-5(使用BLM-1的機器都可以互通使用,但充電一定要用BCM-5,E-5也可以繼續用BLM-1);藝術濾鏡也增加到十個;也提供了雙插卡。
整體來說,E-5作為一台4/3的機皇仍是可以確定的,儘管它很像E-3 MK2。
但可用十五萬次的高速快門、100% coverage的觀景窗、毫無疑問的防滴防塵、五級防手震、目前看來還是最好的超音波除塵,這些都是E-5的優點,E-5不是不好,只是他沒有驚喜,而我們早就習慣這些規格。
隔天發表的Nikon D7000,也擁有近100% coverage的觀景窗(*註)跟防滴防塵,甚至也擁有可用十五萬次的高速快門,但很顯明的它就是比Nikon D300s少一階,在很多細節的使用上,低階產品或許擁有一樣的規格,但在真正的可靠度上仍有差異。(我只說或許…對我而言如果D7K與D300s規格一樣,我也不認為D7K的耐用度跟可靠度會跟D300s相同)
註:D7K並非是真正的100% coverage觀景窗,並不一定就是真正的100%。日本DC Watch的標題是:ニコン、防塵防滴・視野率約100%のデジタル一眼レフ「D7000」。我想會用『約100%』是因為當初7D惹出的風波,7D當初也是號稱100% coverage的觀景窗,但實測有所差異,後來Canon也將規格改成「視野率約100%」。或許是為了保守起見,因此DC WATCH才用這樣的標題。
幾台標榜100%視野率的相機如下(實測資料來自Image resource):
E-3 99% →標榜約100%
7D 96~97% →標榜約100%
D300 97% →標榜約100%
D3 99.x% →標榜約100%
K7 99.x% →標榜約100%
【Totally bullshit】
所以E-5好棒?!
如果我會這麼說就不是你認識的我了。
E-5儘管有些特點是我覺得Olympus「還算」用心的地方,但不代表我非常的贊同它,甚至應該說我完全不贊同它。
E-5現在來討論有兩個要素可以討論:一是時間、二是價錢。
2007年的時候,APSC與4/3專業機身可說是百家爭鳴,Nikon D300、Olympus E-3、Canon 40D、SONY Alpha700。扣除掉E-3,40D跟A700因為沒有100%視野率,加上定價關係,定位是稍微比D300低一點點的(只有低一點點)。
兩年後的2009年,D300s延續強悍的D300規格推出了小改款,Canon也終於推出了相似性能的7D,轉移到現在看看,E-5這台E-3 MK2,難道不應該跟D300s同時間上市?
我不清楚Olympus出了什麼問題,但就研發而言,這樣的機器似乎看不出來一個Truepic V+晶片或者濾鏡需要開發到三年的理由?
這段時間,PENTAX好不容易急起直追,推出了K-7,這是一台APSC裡面難得的機器,同時擁有性能、可靠度,還有「體積」。K-7是一台比E-3片幅更大,但體積更小的單眼相機。
回到體積這點,E-5是不是還有空間更小?我相信是有的,但可能要變成重新開發,這在時間上可能完全無法讓使用者信服,成本上或者也是相當大的考量。
E-5是一台重達800g的機器,但我也不認為所謂小片幅的相機就一定要比大片幅的相機體積要小,因為專業機種有其配重跟握持的考量,君不見D300跟D700片幅有差異,但D300體積也沒有縮減到哪裡去就是這個原因。
E-5在體積重量上有幾個點可能會比一般APSC機種來的重(或者一樣重)的原因大概有幾個。一個是觀景窗放大率是1.15X,五菱鏡的大小就比較大(D300s:0.94x、7D:約1x)。二來CCD防手震跟超音波除塵(註*)的模組都有厚度跟重量,這兩個有可能是造成E-5體積重量比較沒辦法降太多的原因。
(註*:超音波除塵的模組有一個厚度在,Olympus的說法是這樣可以讓塵點投射出來在CCD上面的狀況比較不明顯)
就價格而言,E-5此次定價跟E-3一樣,都是1699美金,但機器的開發成本跟E-3可不見得一樣。E-5用了E-30的記憶卡開關、共用E-3的垂直把手、機器的前面板跟E-3是一樣的,快門反光鏡模組組理論上也是一樣(保用十五萬次、5FPS連拍)、千鳥對焦模組。
但是預定價格卻跟全新開發的E-3相同,這點是比較令人疑惑的部份。
再者,圖像演算的質感變好、Liveview使用銀環速度變快、C-AF連續對焦的準確度提升、電池把手的電量不亂飄、LCD的精細度提昇。
等等!
這不是本來E-3就要做好的部份嗎?
兩年後補齊我覺得還算合理,三年後這麼一台E-3完全體並非不好,只是真的晚了。
【Surprenez-moi, s’il vous plaît!】
通常E-System相機發表的時候,都會有一個「世界初XXXX」XXXX是功能,這次的E-5有什麼世界初呢?
「世界初 4/3 ISO3200可用」?(這是我自己下的標題,因為原廠沒有任何標題)
C’mon!人家APSC跟135FF已經上太空了,我們還在殺豬公?
作為一個4/3用戶有時候會顯得很無助也無奈。
「如果有性能好的機器,為什麼我們要老是告訴自己:我們的光學好、我們的機器比別人可靠、拍出好照片比拿性能好的機器重要。」
有好東西可以用,誰不想用?但悲哀的是我們又愛上Olympus的光學還有色彩管理,這輩子恐怕離不開Olympus。
原則上,我個人看法是Olympus E-5是一台「防守內閣」,看守著目前的成果,它或許不完美但能維持住目前的成果,等待下一個世代的4/3相機。
這十年來,或者說這數個十年來,Olympus實在讓人難以捉摸。有時候它極度創新,又有時候覺得他保守腦殘到不行。
我開始用數位相機的時間不長,正好在E-1發表前一年開始,我幾乎是跟著整個E-system的發展拍照的,有些優點從來沒有改變,而更多創新在很早以前就開始了,但現在看來只是一個十年的大夢,因為當初起端的創新,至今都不知道跑哪裡去了,最好的例子就是十年前的半透明反光鏡。
我不知道還會不會有下一個十年。
Olympus,你什麼時候才會真正的給我一個大大的驚喜?
Surprenez-moi, s’il vous plaît!
延伸閱讀:
罵的好像有點不夠用力?因為我三年前早就罵過一次了,一模一樣的東西不用罵兩次阿…
(不過當時年紀小,所以基礎知識不夠紮實,看看笑過就好)
17 replies on “十年一夢:關於Olympus E-5”
「C'mon!人家APSC跟135FF已經上太空了,我們還在殺豬公?」
↑
這句害我對著電腦噗嗤了…
一百分!專業~
考慮轉M4/3系統進可攻.退可守!
畢竟原4/3的鏡頭還可用.轉接老鏡也行!
期望太高了嗎…?
世界初之塞進十個藝術濾鏡機身??!!!??
世界初之懶散的打死不開發新版機身??!!!??
感謝這篇一佰分的考據與分享!!!
只是,手上那台E-330,真的不知道是該拋? 還是該貢起來緬懷呀。
愛之深 責之切
還是期待OLYMPUS下一台M4/3看看好了..
【Totally bullshit】
這個標題好準確
評得好!優點缺點都點明了~
E-5比起E-3無疑地有很多改良點,但這些改良點怎麼看都不需要熬到3年,
1699美金的高昂定價,也讓人覺得「有進步,但…值得嗎?」
比起mobile 01的「一面倒批判」,世界初論壇則是「一面倒護航」,
彷彿藍綠對決般,期待板主有機會也能測試看看E-5,
給大家一個更公正、更完整的參考!
只要是標榜視野率100%的相機
每一台規格上都是寫"約"100%
就算是D3s 1Ds3也都是如此
請明察~
@匿名
你說的對,都是約100%,用詞不當的地方我會修改。
但是這幾台約100%的視野率覆蓋,多少是真正約100%?
image resource有實測
E-3 99% →標榜約100%
50D 92~93% →標榜95%
7D 96~97% →標榜約100%
A850 96% →標榜約98%
5D2 96% →標榜約98%
D90 94% →標榜約96%
D300 97% →標榜約100%
D3 99.x% →標榜約100%
K7 99.x% →標榜約100%
您好~您的文章非常貼近我的想法,不知可以轉貼至世界初網站嗎?
@EricPapago
我沒意見,註明來源跟作者就好。
不過世界初麻,我倒是不確定你轉過去這篇文章是不是能存活XD
其實我本來就想在那邊發表這樣的文章,只是想法很多,思緒也有點亂,剛好您的文章就如此貼切的符合了我心情,不管結果如何,我都能接受,如果表達自己的想法都被認為是挑釁,那這樣未太一言堂了
每次看您的文章 都可以感受到很多情感
當然照片也是 XD 也對OLYMPUS的天才腦殘感到悲哀
卻又像您一樣離不開…
來晚了。無意中逛到,但是身為6年E支持者,如今換到SONY+MINOLTA,我還是要來向O家致敬。
用NIKON用了10年以上,很考慮要不要用數位,被E-1 KODAK的發色吸引了。大家還記得吧。和非常可靠的超音波去塵。
每個O家的人心中都期待著E-1改善機械性能,鏡頭一級棒,畫質不輸人的情況下,準備在CN面前有個立足之地。
E-3終於改上當年「該有的機械、電子性能」,但是真的贏的只有防手震。卻失去了KODAK的優異發色。
這點要到E-5才拉回來,但E-5所有的改善也就只有這點。
O家這幾年傾全力搞M4/3去了。
本來還是要繼續沈迷O鏡頭發色,改成M4/3….
用輕巧彌補心中的遺憾….
結果SONY決定以半透明反光鏡取代所有DSLR的消息讓我一亮。A900要成為人類史上低價位美好五陵鏡觀景窗的最後一台機器。 一時衝動,出清了O家,換來A900和幾MINOLTA 和 G鏡。
懷念的O家澄透、層次豐富、低曜光鬼影紫邊(盡可能的直射光設計和高水準的鏡片),紮實的手感(我都是用中級鏡頭11-22,12-60,50-200,50 20.0)。
2008年底的A900,讓我擁有的則是超高解析畫質,景深易取得,明亮夠大的觀景窗,更準的白平衡和對焦。發色不見得多高明,但是SONY程式設計就是高明。
講了這麼多,我卻想總結一句看似離題的:「商業上,最後消費者擁有可能不是最好的產品」!
為什麼KODAK離開,要變成開發中的LIVEMOS? 商業。
一直說要加入的FUJIFILM,為什麼沒有成為4/3的供應商?
RUMOR中的夢幻:
E-X + FUJIFILM SUPER CCD HR
這台規格絕對可以直上5DMK2,7D,D300的機種,現在恐怕只是夢幻了。
FUJI看來要出自己的EVIL了,X100可以嗅出味道。
是商業考量……..
O家現在M4/3賣的很好了,雖然要和P家的GF平分天下,畢竟是賺錢的。一改作4/3以來的慘淡經營。
但是O家的夢,只留回憶中,那些令我難忘的E-1和美好的鏡頭們。
贅詞過多,廢話連篇
@匿名:
謝謝指教,我以後會改進,用字更加精鍊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