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味了
一般在用ILDC這類型的機器的時候,我大致上有兩種走向,一個是全部都用定焦的組合,另一個走向是盡量使用內附的KIT鏡頭系列。前者的原因是定焦的鏡頭一般說來都比變焦鏡頭輕薄短小,也能維持不錯的成像品質;後者的話主要是考慮到取得的難易度,這種用法會比較接近一般人的用法。
我這次用了兩顆Kit鏡頭:18-55跟50-200,另外加上一顆最近新出的16mm,倒不是沒有考慮過30mm這顆鏡頭,而是相對來說我比較喜歡用廣角端。
那來開始說說NX200吧!
各家的數位相機產品命名的方式多半有固定的規則,比方說比較高階的機種通常號碼位數會比較少,MX200是百位數的命名,相對NX11/NX10來講訴求的族群就比較生活化一些。
只是如果你以為百位數的機身就是閹割過的結果的話那就錯了,NX200比起上一個世代的NX10/NX11一樣擁有很多的進步。
外型上,跟NX100有些類似,但這回稍微陽剛了一些,多了些稜角。
機身右上角的NX200字樣。
撇開增進的速度,機身的材質也跟NX100不同了,外表是採用金屬材質(NX100是塑膠材質),最近的天氣都是微涼的天氣,摸上去的感覺冰冰涼涼的,組裝的感覺也還不賴。
我一直覺得Samsung系列相機用的蒙皮很特殊,可以感覺出來應該是合成皮革,厚薄度比起一般的相機都來的薄一點。廠牌的字樣乍看之下在這位置是很突兀,但實際上拿在手上,商標會剛好在手底下被遮住。我蠻喜歡這個位置,低調很多。
除了蒙皮外,握把的內側也多了一些顆粒,在曲線光滑的握把來說,指腹可以剛剛好碰到這些顆粒,不管是實際的止滑效果或者心理上的握持住的感覺都不錯。
NX200其中一個優點我覺得是比起一般ILDC稍微高一點的像素,有2000萬像素,感光元件也採用APS-C的規格。關於像素帶來的幾個特點,後續的文章會慢慢提到。
握把上面一點點的對焦輔助燈,是綠色的。室內的昏暗環境下,對焦的速度跟準確度我覺得都比先前NX100好一些,也同樣在後面的文章會錄影給大家參考。
這張圖你其實也可以看到,NX200機身的稜角非常明顯,倒不致於會到割傷人或者不舒服的地步,收邊的處理很不錯。相對用過的NX100來說,我喜歡這台機身的金屬質感,還有曲線跟直線交錯的設計。
NX200這回也採用跟NEX、GF3、E-PL3/E-PM1相同的設計,接環周邊削掉。
在視覺上機身的厚度會相當薄,但鏡頭的話會稍微感覺變大一些,大部分採用這個設計的機身,都有一個類似的特徵:就是切齊接環開口的部份,大多是握把最突出的地方。
這或許多少是為了維持握持的平衡性,剛好削除的部分可以放進手指,不只是單純的體積減少而已。
我剛剛有提到NX200雖然是百位數的機身,但不代表這就是妥協的結果。這個部分可以說明我的評語:NX200擁有兩個轉輪。
通常定位越稍微高階的機器,可自定義的部分像是滾輪數目、自定按鈕的部份都會比較多,不過NX系列剛好相反,NX100跟NX200都擁有兩個轉輪(一個在機身後方)如果搭配iFN功能的話,也可說擁有第三個滾輪。
我們或許可以把這件事情看成,NX100/NX200雖然以輕便攜帶的一般大眾為主,但仍盡可能保留後續體驗攝影操作樂趣的系列。
NX200並沒有獨立的電源鈕,而是藉由快門鈕的旁邊設置一個開關來開關機,這個設計還蠻方便的,食指放上去準備拍照的時候順手就可以打開相機。
功能轉盤的部份除了常見的PASM模式以外,也有場景模式,另外也獨立了Magic模式、SMART模式跟全景模式,說起來這些功能也的確是在Samsung DC出現過的東西,也可看出來這的確是一台跟大眾使用相機習慣靠攏的相機。
NX200這回也有了Full HD的錄影,影片格式是MP4,可以看到熱靴左右是影片的收音孔。熱靴的接點跟過去常見的不太一樣,除了是給閃光燈TTL訊號的接點外,也同時有供電的接點,這也是這個熱靴稍微跟其他不同的地方。
噢,對了,這熱靴會這樣設計的原因是因為NX200沒有內建閃燈,所以NX200有一個外接的小閃燈,小閃燈的部份在這篇文章的最後面說明。
NX200的背面一覽。
NX200按照慣例一樣使用了AMOLED,這個螢幕的特徵是在強光下顯示的狀況好一些,但當你在室內觀看照片的時候會覺得照片比較鮮豔一點點。
比較可惜的是NX200沒有把觸碰功能放進去,如果有的話也可以多增加一些操作的便利性。
背部的按鈕大概是這麼排列,剛剛說到的第二個轉輪就是方向鈕周邊那一圈。後面的機身外殼上都帶有些許的花紋,這也讓握持的感覺減少了滑手的感覺。
按鈕的配置我覺得很適當,等一下會有實際操作的示意圖。
不過有點讓我意外的是機身是中國制,後來看了一下鏡頭則是韓國制。
這次NX200的電池跟過去的不同,是BP1030,跟之前的BP1310少了約1/4的容量。這個改變也反應在實際續航力上,CIPA指數從400張左右降為300張。
我自己實際使用的結果,如果只是單純拍照的話,以我一般旅行一天拍攝張數落在250-400之間的情況,一顆電池由早拍到晚應當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只要加上錄影跟高速連拍的話,那麼電力就會下降的比較快。
所以如果有連拍跟錄影需求比較重的人,在使用這台相機的時候,或許也要考慮多購買一顆電池。
NX200搭配16mm定焦鏡的組合大概是這樣,我的手在男性裡面算中等,這個組合還比我的手掌略小一點。
說起來不管是哪個廠牌的相機,我都很喜歡這個大小的搭配,如果以我比較常用的相機來舉例的話,大概約略等於GXR+A12 28mm
這是一般你握持相機的樣子。
我喜歡NX200按鈕配置的原因大概在於我可以很輕易的進行單手操作(不然我也沒辦法用左手拍下我操作相機的樣子)
使用的時候,後面的按鈕很仰賴大拇指去操作,比方說按下FN、曝光補償鈕、MENU、OK、播放鈕、刪除鈕、錄影鈕,全部都在大拇指可以按到的範圍內。當然,後轉輪的操作也同樣是透過大拇指去操作。
當你開始使用相機的時候,手掌跟手指會很自然的順著去找按鈕,食指大概就會很順利的找到快門鈕,然後撥開電源開關進行拍攝。
然後需要利用上滾輪調整選項的時候,在稍微後退一點來操作。
不過NX200的握持感受也是有需要改進的地方,當你在握持的時候,無名指以下很容易懸空,我的作法是利用小指頭當做底座墊在下面,可以減少不適感。這件事情其實應該要歸因在小型化機身的設計,ILDC類型的相機多少都有類似的問題。
如果真的很在意這點的話,或許可以等待看看NX20。
剛剛有提到NX200沒有內建閃光燈,那麼當需要內閃的時候怎麼運作呢?就需要一個外接的小閃燈。
小閃燈底部的接點。你可以注意到有一個小卡筍,這個卡筍可以比較讓閃燈卡進去以後不容易掉下來,閃燈本身不需要裝電池,所以電源都是從機身供應的,所以這顆小閃燈是沒辦法在其他機身使用的。
其實這個閃燈只是要獨立接上去,不然使用上的缺陷跟用法跟內閃都一樣。
裝上的話,剛開始是往下壓的,這樣的裝法會沒辦法將燈打出去,所以要扳開一下。
大概像這樣,讓閃光燈直接面對前方。
不過老實講,因為我很少用內閃,所以我完全都沒有裝上去…
我們持平來看,外接小閃燈的作法是增添了一些麻煩,不過我相信是為了體積縮減的考量。
以APS-C感光元件在高iso的能力來說,也可以在比較昏暗的場合下得到相對DC比較好的畫質,對盡可能輕裝出門的人來說這個縮減是合理的,而對於沒有閃光燈就不放心的人來說,外加一個體積不大的閃光燈,也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香港的Photoblog有篇關於不該使用內閃的文章不錯,大家可以參考。
關於外觀跟簡單操作的部份就先到此一段落。
這回的NX200文章會分為兩個時期刊載。
第一個時期主要是快問快答、外觀跟選單的介紹,還有第一部分的實拍照片。
第二個時期會來探究一些NX200細部的部份,像是色彩、對焦速度、20MP的優勢、ISO,當然也不會少了這次新增的16mm鏡頭還有後續的實拍。
那麼,我們2012年見囉!
(明明就過一個週末而已…)
文章總索引:
一、快問快答 連結
二、外觀介紹 連結
三、基本操作:選單、iFn、Fn 連結
四、Proloque:實際拍攝第一部分 連結
五、ISO觀感 連結
六、16mm的二三事 連結
七、16mm實拍:情人的眼光 連結
八、關於解像力:20MP的魅力 連結
九、與G3/GXR的ISO比較 連結
十、NX200的色彩與自動白平衡:精靈的畫筆 連結
十一、Maigic Moment:濾鏡&相框 連結
十二、NX200的二三事 連結
十三、Need for Speed:關於NX200的連拍與對焦速度 連結
十四、如戲:錄影模式 連結
十五、酒神,巴克斯:實際拍攝 連結
十六、Epiloque:實際拍攝第二部分 連結
One reply on “最好的時光 – Samsung NX200(二)Intro”
嗯,觉得手柄底部很压无名指。。。用18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