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味了
上個禮拜我們探究過各個Noise Filter的強度以後,也了解到實際運用應該有怎麼樣的設定,我知道大家都很想知道一件事情:「一發表後到現在,幾乎外文所有網站都一面倒的說E-M5高ISO進步了,那到底有沒有進步?」
不過,也是有國內網站說反而是退步的,可用ISO不如預期。
揪竟~~這期間有沒有什麼秘密呢?我們就來好好探究這件事情吧!
要捉誰來比較?除了M43家族外,還有什麼可以比?當然是ASP-C規格的無反光鏡機種囉!一樣,我們採用相同的測試場景。
Micro 4/3 ISO roundup
我挑選了M43家族中的E-P3跟G3來比對,選E-P3的理由是這是上一台Olympus的m43機種,而G3則是同樣跟E-M5都是1600萬像素,而雜訊處理的的技術跟GX1也類似。雜訊設定都是標準,E-M5多了一組關閉NR的照片。
我們一樣把ISO200、ISO400跟ISO800當做第一個起始的組合。
E-P3的情況在三者中比較特別,或者應該說是我們印象中的Olympus表現,大概從ISO800開始,比較容易看的到雜訊產生;而G3預設的NR強度就比較高,所以在字體銳利度,還有底片罐反射的光澤都比較柔和些。
E-M5原本表現就很好,圖中可以見到,就不特別在多說明。
ISO1600是個很大的轉捩點。
E-P3底片罐上面的白色字樣已經有些已經被抹掉了,而G3雖然可以感受到抹雜訊的痕跡,但是字體依然可以辨識。
E-M5的部份,NF預設值的部份字樣清晰度都很不錯,完全關閉NF的情況背景出現了些許雜訊,不過銳利度都一樣很好。
ISO3200則可以看出E-M5比起ISO1600的情況稍微下滑了一點,不過白色字體的部份依然可見。
E-P3在這邊背景跟字體已經稍微混合不太可見了;而G3的部份,白色字體開始變糊稍微不可辨識。
ISO6400的部份,E-M5開始有些很明顯的抹除痕跡,這部份像是G3在ISO3200的情況。
不過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彩度部分E-M5維持的還很不錯。至於G3的表現除了彩度又再次下降以外,細節表現則又比ISO3200在稍微差一點點。
我們最後一組看的ISO數值是ISO12800,G3上限只有ISO6400,所以這張圖裡面沒有,此外雖然E-M5雖然有ISO25600,不過因為其他兩台機器都沒有這數值,所以就只分析到ISO12800。
說起ISO6400跟ISO12800的表現,其實看暗部截圖都還算不錯,萬一你真的有用到的需要的話,我建議ISO6400倒是可以「考慮」使用,ISO12800的話就斟酌使用。
如果你需要這次測試的原始JPEG檔,請於下列連結取用。
Panasonic G3
Olympus E-P3
Olympus E-M5 NF標準
Olympus E-M5 NF關閉
Micro 4/3 ISO roundup 結語
在上面的測試裡面,其實我們如果以白色字體消失來做為分水嶺的話,E-P3可用的最高ISO是ISO1600、G3是ISO3200,這其實跟我們過去的認知很接近。
至於E-M5呢?E-M5則是ISO6400,這跟我們過去的認知完全不同。
E-M5的ISO表現,或者我們可以稱呼Olympus對Jpeg雜訊處理的技術處理,確實跟過去有很大的進步,這完全顛覆我們對Micro 4/3的印象。
那麼,既然顛覆印象,你是不是想知道它的極限在哪了?是不是能越級挑戰APS-C的片幅?
接下來,請讓我來帶你來看看。
APS-C Mirrorless ISO Roundup
在APS-C片幅的部份,我挑選的是最近的幾台機種,包含了目前「平價」無反光鏡系統裡面ISO表現最好的SONY NEX-5n、APS-C的NX200、還有GXR A16模組。
一樣都是相同的測試場景。不過NR、NF都是預設值「標準」
一樣我們把ISO200、400跟800當做一組測試。
這三台機器在這樣的環境測試下表現都很OK,沒什麼問題。
我其實挑選NX200跟GXR A16是有特別的用意。
如果把NX200當成是大多數APS-C片幅的表現的話,GXR A16是個稍稍領先一點的處理。
在ISO1600跟ISO3200的部份,GXR預設的對比是稍微低一點,字體銳利度也因此稍微下滑一點點,其實你可以看到GXR A16雜訊的處理雖然有點顆粒,但偽色、細節、字體平衡都還算不差。
而NX200的部份,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ISO1600跟ISO3200是有下滑的。
NEX-5n完全不用多說,就是個高ISO處理的領頭羊,但在ISO3200以前,E-M5的表現,絲毫不輸給NEX-5n。
這樣的僵持來到了ISO6400,到這個數值NEX-5n發揮了APSC的片幅跟優勢的演算法,才稍微領先E-M5一點點。這在過去是我們從來沒有看過的事情。
什麼時候Micro 4/3的機器能夠緊緊咬著市面上無反光鏡系統裡面ISO表現幾乎是最好的?
不要懷疑,就是現在。
ISO12800跟ISO25600對目前的M43跟APSC來講,都還有點像是零的領域一樣,還不是可以輕易碰觸的地帶。
不過ISO12800大家也可以看看,其實在顏色的還原來講,E-M5並沒有太過於降低彩度。
如果你需要這次測試的原始JPEG檔,請於下列連結取用。
SONY NEX-5n
Samsung NX200
Ricoh GXR A16
Olympus E-M5
APS-C Mirrorless ISO Roundup 結語
老實講,我並不是一個非常喜歡做室內固定場景定向測試的人,我使用跟評論相機的方法比較常是在實際使用中來進行。
可是不可否認的,我們可以透過這件事情來更了解自己的相機。
是的,這可不是什麼要比個你死我活的比賽,所有系統我都擁有(或者至少擁有過一段時間),我很瞭解各無反光鏡系統的優缺點,只是一個室內的定向測試代表不了什麼,沒辦法看出所有系統真正的優點在哪。
但是。
藉此,你是不是至少懂了一件事情。
現在的Olympus E-M5,重生的數位OM,不再是很多人以前隨口講講「阿,這代的相機高ISO進步很多噢」,但其實幅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大。
這台E-M5是確確實實的把這些關於雜訊處理的演算法寫好,搭配程度比較低的低通濾鏡增加細節,還有素質在無反光鏡裡面相當完整且優秀的M.ZD鏡群,把所有對影像有利的環境架構好,才呈現出這樣的結果。
這是紮紮實實的進化。不是隨口說說而已。
下一篇,我們來看看一些關於E-M5的選單還有操作。
全文索引
一、intro:外觀介紹 | 連結
二、ISO觀感:ISO定向測試與設定 | 連結
三、E-M5快問快答 | 連結
四、comparison:與M43機種與APSC機種的比對 | 連結
五、操作與選單| 連結
六、間奏| 連結
七、E-M5的二三事(上)| 連結
八、Prologue:第一部分實拍照片 – 談E-P與OM-D| 連結
九、訪談「氣象專家」:防滴防塵| 連結
十、E-M5的二三事(下)| 連結
十一、訪談dolcejp)| 連結
十二、訪談AppoloLin| 連結
十三、Epilogue:結語與第二部分實拍照片| 連結
6 replies on “說不完的故事 – Olympus E-M5(四)Comparison”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很有參考價值的ISO測試文章,可以反映一般使用者的實際使用情況,感謝cybercat大的費心做此測試。
E-M5的出現,總算讓O家一掃從前陰霾,也讓M43楊美吐氣,證實ISO並非與感光元件有絕對關係。而且M43散景較APS-C深的情況下,如果再搭配E-M5超級防手震與大光圈鏡頭,在室內是可以用比較低的ISO來拍照。所以在日常室內攝影部分,畫質表現應該是可以比APS-C更好的。
與APS比較的部分NEX的影像明顯偏暗.
在ISO6400時雜訊看起來雖少,但NB的N已經暗到看不清線條了.
這樣子在雜訊表現的判讀上應該會有點誤差吧?
@Evilcat
光源的部份跟對焦距離、焦段都有盡量控制到均一。
NEX確實稍微暗一點,不過那是因為要控制每台相機的快門速度都一致,如果要照相機測光的話,NEX相同的ISO數值快門都會慢一點。
請問之前有看到評測說E-M5的ISO灌水導致相同環境下,會需要較大的光圈或較慢的快門來增加進光量. 可是在cybercat大的測試下, 卻好像是NEX-5N才需要更多的進光量來達到同樣亮度的照片.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lain
我的作法是固定環境裡面的變數(跟dpreview類似,不過我的可靠度稍低一點,還有東西沒控制到),有評測應該是直接評感光元件。
基本上我覺得不是只有這些變數而已,你檔案進到機器內,可能也會有處理過,這就很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