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味了
這一篇文章,我們來介紹一下LUMIX 45-150mm這顆鏡頭,然後再重新說一次兩隻Kit鏡頭的想法吧!
[The very basics…]
LUMIX 45-150mm是這回隨著LUMIX G5一同推出最新的入門望遠鏡頭。
跟過去的Kit鏡頭不同,這回LUMIX 45-150mm也改變了塗裝,跟高階的LUMIX 12-35mm X鏡頭是一樣的。
這個塗裝比較偏向亮面,外觀摸起來冰冰涼涼的,質感相當好。不過因為亮面的關係若是稍有擦傷的話就蠻明顯,使用得時候要稍微注意一下。
鏡頭本身的濾鏡口徑是52mm,是我們很容易取得的規格,價格也不貴。LUMIX 45-150mm當然也支援了當家的MEGA O.I.S防手震,這在長焦的使用,防止手震來說能有很好的效用。
雖然LUMIX 45-150mm是入門鏡頭,不過做工並不含糊,鏡後的接口也是金屬製作的。
跟LUMIX 14-42mm比起來,大家應該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外觀質感的提升,我喜歡這個改變,儘管是入門鏡頭卻沒有因此妥協,是很棒的設計。
LUMIX 45-150mm也支援HD錄影,這顆鏡頭使用起來的對焦很俐落,也相當安靜,錄影的話對焦的聲音很小,相當適合錄影來使用。
大小方面也跟14-42mm差不多,基本上搭配G5的外型配重蠻不錯的。
簡短說完LUMIX 45-150mm的介紹,我們接下來看看一些鏡頭實際表現的基本特性。
受限於前後口徑的關係,在開放光圈的時候LUMIX 45-150mm略有口徑蝕,在複雜背景的時候比較明顯。
我的作法一般是縮一點光圈可以讓這樣的狀況變輕微,或者適當的選擇背景。
只要選擇適當的背景,45-150mm也能展現蠻漂亮的散景。這也同時是望遠鏡頭的優點,可以利用長焦段造成較淺的景深來讓主題顯明。
搭配G5的高速連拍,用來拍攝小朋友或者是寵物是很適合的。
長焦段的鏡頭有另外一個優點就是能夠營造壓縮感。跟廣角鏡頭的變形或者是強烈透視感不太一樣,我們可以利用比較長的焦段,營造空間的壓縮感覺。
這樣的壓縮感可以讓空間的大小跟遠近稍有一點變化,也的確是用望遠鏡頭拍攝的樂趣。
簡短的介紹完畢,我們也來談談兩顆kit鏡頭的再一次想法。
[生活敲敲門]
很多人一直覺得可交換式鏡頭類型的相機,我們就是一定得湊齊所謂「大三元」、「大四喜」之類的恆定光圈鏡頭。
可我一點都不覺得需要那樣。
其實,我什麼鏡頭都用。高階的鏡頭我能細細品味畫質的各種優秀之處,不管是材質的描寫也好、細緻的銳利度解像力也好,甚至是賞玩鏡頭本身的材質做工設計。
這是屬於高階鏡頭的樂趣。
但涵蓋入門的Kit鏡頭呢?
真的要說畫質不好嗎?那倒也未必,現在的鏡頭透過電腦輔助設計,在光學的表現上都有一定之上的水準了。
真的要說光圈沒有恆定F2.8嗎?那倒也未必,總有各種方法可以慢慢克服,F2.8的光圈拍起來是簡單多了,但沒有從KIT來慢慢練習,也沒辦法真的體會大三元的美妙。
說穿了,我們都被「可交換鏡頭」這個詞兒限制住了。
買了可換鏡頭的機器但卻不換可惜似乎可惜了點?確實可惜,只是更可惜的是你為了換而換,灑了大把的鈔票會忘記當初買下相機的理由跟原因。
是為了拍下生活的光景不是嗎?換鏡頭買鏡頭不是拍照的本體,而是在拍攝過後的體認產生的需求。
不是必需,但卻被認為是必要。
那麼。
什麼才是我們的必需品呢?
我想起小時候家裡的底片傻瓜相機,畫質並不好,每一回家裡出門的照片也拍的不多。
但不管怎麼樣,洗出來的每一張照片有了當時的畫面,經過時間,泛黃的相紙也浮起了跟家人的連結。
而現在我們擁有的所謂KIT鏡,入門的鏡頭,早就比當時擁有的更多,更好了。
我雖然什麼鏡頭都用,也享受使用高階鏡頭的感受,但最跟我切身貼近的,還是每一個相機本身搭配的KIT鏡頭。所以其實我也很常使用KIT鏡頭,在搭配我喜愛的定焦鏡頭。
我摸索自己的拍攝歷程,找出喜歡的焦段跟鏡頭,雖買新鏡頭也換鏡頭。
卻也沒忘記拍照這件事情,更重要的是。
用這樣跟自己貼近的器材,拍下生活中的每一段素材。
Knock, Knock.
敲開生活美好回憶的大門。
全文連結:
淵渟嶽峙般沉穩- Panasonic G5(一)快問快答
淵渟嶽峙般沉穩- Panasonic G5(二)intro
淵渟嶽峙般沉穩- Panasonic G5(三)關於G5的二三事
淵渟嶽峙般沉穩- Panasonic G5(四)LUMIX 45-150mm
淵渟嶽峙般沉穩- Panasonic G5(五)Epilo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