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味了
最近整理了一些素材,開始寫了幾顆G Master系列的鏡頭,由於是系列文章,所以也沒有針對G Master這個系列鏡頭本身的細節有太多著墨。寫了這篇快問快答,整理一些資料,希望藉著這些短短的問答,可以讓大家快速理解G Master。
那麼,G Master是什麼呢?
G Master是自2016年以來,Sony在自家FE系統上推出的高階鏡頭。
Sony先前就有G系列的鏡頭,再加上Master這個字樣,我個人認為頗有一種針對高階影像市場的宣告。
▲FE 100-400mm F4.5-5.6 GM
Sony過去不是已經有Zeiss(ZA)系列的頂級鏡頭,那G Master跟Zeiss又有什麼差異呢?
從單眼相機的A環到無反光鏡的E環,Zeiss系列的鏡頭一直以來都是Sony的高階鏡頭。
而G Master與Zeiss,同樣都是整個系統內的高階鏡頭,但兩者的所著重的特性與走向稍微不同。
參加過關於G Master的發表會,Sony提到G Master本身更著重解析度與散景表現,而Zeiss則著重解析度與對比。
Zeiss與G Master的顏色傾向有差別嗎?
我自己使用這些鏡頭下來,我的感覺是Zeiss鮮豔飽和、對比確實也比較高。
G Master顏色清麗一些,有一種透亮的清爽感。
那你喜歡G Master還是Zeiss的顏色?
都喜歡。
Zeiss的顏色分享上很吸引目光,討人喜歡,鮮豔飽和的照片誰都愛看;我近期的拍攝習慣比較偏顏色清爽的拍法,所以現在喜歡G Master多一些。
所以G Master到底有什麼有別於其他鏡頭的特點呢?
先前分享的三篇GM鏡頭文其實多少有提到,大致上有四點。
高解像力、夢幻散景、維持近距離對焦的畫質、能降低呼吸效應去兼顧錄影的需求。
追求高解像力在這時代似乎很普遍,那麼G Master有何不同?
時間進入2019,在這個年代,相機已經逐漸邁入4000 ~ 5000萬畫素甚至是一億的畫素。
在2016的時候,G Master就嗅到這個傾向,它們都以50 lines/mm的標準去設計,比起常見的標準高上一截(10 lines、30 lines/mm)。
因此,我想不論是現在,或者是未來即將可能到來的一億畫素,它們應當都能應付高解像力的需求。
G Master的特色只有這樣而已嗎?
我覺得著重高解像力只是現代鏡頭的第一步,而G Master作到了第二步。
這一步是同時兼具高解像力與柔和散景。
同時兼具高解像力與散景的柔和很困難嗎?
我認為是,因為從我一路用相機的使用經驗來看,鮮少能兩者兼具。
老鏡頭的散景柔美漂亮,但是解像力或是開放光圈的畫質不一定好;現代鏡頭的解像力高,但是散景經常有些缺陷,這也許是許多人說現代鏡「味道」不如老鏡頭的原因之一。
所以G Master是怎麼達到柔和散景的?
最主要的功臣我認為是XA極致非球面鏡片。
過往使用非球面鏡片的鏡頭,很容易出現洋蔥圈。而G Master系列鏡頭使用了XA鏡片,XA極致非球面鏡片的表面精細度很高,達到了0.01mm,因此G Master在散景的光點,洋蔥圈的程度相當低。
另外散景的樣貌也同時在提升解像力的同時模擬檢視、調整,不讓GM因為解像力提升而造成散景的品質下降。
最後,絕大部分的GM鏡頭,都使用了11片葉片的圓形光圈,更多葉片會讓散景的形狀會更圓。
好像還沒提到維持近距離對焦的畫質、能降低呼吸效應欸?
用過的G Master中,近拍畫質都不錯,我相信是有針對這一點去進行最佳化。
另外要提的是G Master都採用了比較新的自動對焦驅動方式,影響比較深的應該是FE 70-200mm F2.8 GM。
因為這層關係,它可以有短達1公尺的近拍距離,這在長焦鏡頭是很難得的,呼吸效應也極小。
你用過哪些G Master鏡頭呢?
除了最新的135GM、特殊用途的400GM、還有比較龐大的70200GM外,我都用過。
所以你最喜歡哪顆G Master鏡頭呢?
毫無疑問地,是FE 100mm F2.8 STF GM。
為什麼呢?它真實進光量才T5.6,焦段也很奇怪,難用的很呢?!
因為它特別。也不為什麼,因為它是STF,傳奇銘鏡的傳承。
底片時期就有STF,也因為APD濾鏡會吃掉進光量,這樣的鏡頭在傳統單眼系統上不容易進行自動對焦。
FE 100mm F2.8 STF GM維持了STF的柔美散景,還可以自動對焦,更附上優秀的畫質跟近拍距離。
這樣很好阿,所以我特別喜歡。
那你還喜歡什麼G Master鏡頭呢?
FE 24mm F1.4 GM跟FE 85mm F1.4 GM我也都很喜歡。
24GM是因為它體積小,畫質、散景在廣角定焦來說都很難得;85GM的銳利度很好,散景也非常漂亮。
怎麼都是定焦,難道變焦的G Master不好嗎?
當然不是,主要是我拍攝習慣的關係。
我覺得G Master的三顆F2.8恆定光圈變焦鏡也非常棒(FE 16-35mm F2.8 GM、FE 24-70mm F2.8 GM、FE 70-200mm F2.8 GM)
如果只帶一顆鏡頭出門,你選哪一顆G Master呢?
真為難阿~
如果定焦我會選擇24GM,它本身的許多特性我都喜歡。另外對我來說如果搭配A7R III,高畫素的優勢還可以裁切出一個36mm的視角(剩下1800萬),這樣帶一顆鏡頭可以有兩個焦段去調配,挺好的。
如果是變焦,我會攜帶FE 24-70mm F2.8 GM。
這顆鏡頭不論是工作、旅行,都能帶給我穩定且優秀的照片輸出。
你喜歡85GM,也喜歡100STF GM,那你怎麼評比兩顆鏡頭?
一言難盡,這個就留待以後的文章來說囉!
那麼,我們下次見!
Sony FE 鏡頭系列文章:
- Sony G Master 快問快答
- 融化在情人的眼光裡:Sony FE 24mm F1.4 GM
- 沈浸在路途的風景裡:Sony FE 24-70mm F2.8 GM
- 豁然開朗的片刻中:Sony FE 16-35mm F2.8 GM
- 劃過回憶的一眼瞬間:Sony FE 135mm F1.8 GM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一)有一種光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一)東京天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二)你的日常是我途中邂逅的風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三)秋色是山巒中的一抹紅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四)貳零壹柒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五)Kyoto, ver. F1.2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六)東京,72時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七)北國之冬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八)春,山陽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九)半晴半雨關門海峽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貳零壹捌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一)有一種光景
My InstaGram @euyoung
-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一)東京天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二)你的日常是我途中邂逅的風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三)秋色是山巒中的一抹紅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四)貳零壹柒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五)Kyoto, ver. F1.2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六)東京,72時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七)北國之冬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八)春,山陽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九)半晴半雨關門海峽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貳零壹捌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一)有一種光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二)沾衣欲濕杏花雨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三)高原,以為不一樣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四)那兒風光明媚,原來都一樣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五)一隅秋霜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六)貳零壹玖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七)貳零貳零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八)無雙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九)貳零貳壹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二十)Zeiss Batis,鈷藍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二十一)貳零貳貳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二十二)貳零貳參
2 replies on “Sony G Master 快問快答”
謝謝你的分享
可惡 最想知道的地方富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