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味了
Olympus三分之四系統是我用過的單眼系統最久的一個,去年秋天這時候,我曾經寫了一篇:三百六十九個日子,選了一些照片,紀念陪了我一年的E-1,去年的十月十七,E-1的後繼機正式發表,但也因為忙於論文的寫作,即使想購買,卻礙於沒時間出去旅行,最後不了了之。
就這樣,E-1陪了我超過兩年,現在又陪著我在巴黎流浪。E-1雖然是2003發售的機種,用著用著也超過兩年了,到今天為止剛好是第775天,當然,這篇文章並不是要來說E-1陪伴我的每個日月,雖然身分還是學生,但趁著打工跟做一些研究計畫,自己也有投入一些積蓄在鏡頭上面,自己有自己需要且常用的焦段,但沒財力買的呢?人家說出外靠朋友,也有很多朋友熱心的借我一些鏡頭把玩使用,這兩年多的期間不敢說用過很多高級鏡頭,但至少一般人常用的鏡頭:ZD 14-54mm、 ZD11-22mm、ZD12-60mm、ZD 8mm fisheye、ZD 25mm、ZD 14-42mm、ZD 35mm;Leica D 14-50/2.8-3.5、Leica D 14-50/3.8-5.6、Leica D 25mm、Leica D 14-150mm我都或長或久的使用了一陣。
既然用過這麼多,應好友獸神之邀,在踏入Olympus剛滿兩年的現在,也來對一些鏡頭說說自己的心得。
第一篇,就是曾經多次請教獸神該跟ZD 12-60mm擇一的魔性鏡頭:LEICA D SUMMILUX 25mm。
在這邊,我也要感謝桑尼跟壞壞,感謝他們大方的出借我鏡頭,也才會有這篇文章的產生,很抱歉,讓你們久等了,先前準備出國的事情太忙沒辦法完成這篇文章。
為什麼說,Leica D 25mm具備魔性?
這我也說不上來,或許在最後結論的時候也可以告訴大家也說不一定。
這顆鏡頭在許多地方都有人分享過心得了,但我還是選擇由這顆鏡頭開始,一方面是因為這顆鏡頭我有太多次扼腕了,第一次是趕回嘉義但結果我自己還沒準備好購買,第二次買到遮光罩有瑕疵的鏡頭,第三次則是聯絡時已經晚了一步,鏡頭跑到桑尼家了。
另外一個理由,就是我很喜歡這顆鏡頭,這是我用過在數位系統內,數位專用鏡頭中非常棒的鏡頭,價位又是一個業餘攝影師可以負擔的範圍(當然剛好落在可以負擔的最高點)。
那我們就來看看這顆鏡頭吧!
Leica D的鏡頭塗裝跟Zuiko Digital的鏡頭塗裝正好走相反的路線,可能是因為大多數的Zuiko Digital鏡頭都具備防滴防塵的機制,因此塗裝都比較偏向耐操好用的等級,比較耐刮。
Leica D則是亮面的塗裝,比較起來的確觀看來說比較有質感,不過我用過的經驗是比較怕刮傷,我每次用的時候都是小心翼翼,深怕刮傷借來的鏡頭。
鏡頭上同時也有一個顯示對焦距離的對焦尺小窗。
在鏡頭側邊上,標示著這個鏡頭的實體焦長,25mm。看過很多人的說法,看到這個實體焦距25mm都直接聯想到這鏡頭是採用廣角鏡常採用的逆對稱結構。
不過根據跟前輩請益,我自己的理解是雙高斯結構的延伸,我自己的看法是數位時代的設計,鏡頭結構的設計主要還是要看該鏡頭的「視角」來看的。
我很喜歡Leica D系列鏡頭的一個設計,就是當使用Panasonic的機身時,可以利用前方的光圈環調整光圈,很有復古的感覺,用法很接近當初使用MZ-5n配上幾顆Pentax的LE鏡的感覺。
光圈環放到A檔,就是在L1機身上面的快門先決(L1離我有點久遠了,不知道有沒有記錯)
在翻過來一點點,顯示著Panasonic在數位相機上面的一貫命名。LUMIX
鏡頭正面,Leica的字樣。Panasonic跟Leica合作的關係其實不只從數位相機開始,早在底片相機時代就有合作,大家很喜歡的Minilux,Panasonic就有參與合作。
這顆鏡頭主要還是由Panasonic所設計製造,Leica則是負責監督的角色,Leica D系列的鏡頭同時也被用在Leica的D System上。
常常聽很多人說,這樣不過是個假徠卡,可能是我情結沒有那麼深吧,對我來講有些鏡頭確實是不錯(其實Leica D都不錯),也有些鏡頭即使掛上Leica好像也不是那麼優秀(我自己掏腰包買的鏡頭,不好當然也是要罵)。
鍍膜的顏色是帶點紫色,不過某些角度又變成綠色的。正面同時也寫著D SUMMILUX 25mm 1:1.4 ASPH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1:1.4還有25mm代表著什麼。
在Leica的鏡頭群上,有許多的名字賦予給這些鏡頭。而SUMMILUX就是其中一個,基本上Leica使用了不少拉丁文字來命名鏡頭。
Summar代表的是頂級的意思,而Lux則是「光」的意思,合在一起便是說明著這顆鏡頭擁有優異蒐集光線的能力。
通常,SUMMILUX都用在F1.4的鏡頭上,因此25mm F1.4當然是叫做SUMMILUX,如果有一支35mm/1.4也會叫做SUMMILUX。
那你或許會問,如果有一支28-50/1.4-2.8的鏡頭呢?他要怎麼命名?命名的規則主要還是根據鏡頭的最大光圈來做依據,要是有這樣一支鏡頭,它也會叫做SUMMILUX。
簡單的看了一下這顆鏡頭的外貌,接下來就用之前那一陣子拍的一些照片來做說明吧!
Leica 25mm這顆鏡頭,在4/3系統上是相當於50mm的標準鏡,在變形方面,我也認為它有達到應該要有的水準,下面這兩張,可以很清楚的看出Leica 25mm這顆鏡頭在變形的抑制相當不錯。
另外一個大家關心的,在耀光跟鬼影的程度上,Leica 25mm也表現的不錯,不過我不確定是不是因為保護鏡的關係,造成那一點鬼影,不過我沒拍多少跟陽光對幹的照片,這算是最明顯的一張了。
我第一次拿到Leica D 25mm,是接在E-520上,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我覺得Leica D 25mm拍出來有一股清澈的感覺,當我後來拿到ZD 25mm,比對的結果,還真的發現Leica 25mm顏色稍淡一點,但是更有一種透明的感覺。
我很喜歡這種透明的感覺。
帶給我一種明亮、快樂的氣氛,我不知道怎麼形容,但這透明的感覺,也讓我偶爾會面對一些尋常不過的場景,歪著頭看了好幾分鐘。
雖然借到Leica 25mm的時候,正是我忙到昏天黑地的時候,不過也剛好幾位同學知道我要出國了,特地到台北跟我聚一聚,讓我有機會可以測試幾個拍人像還有微光的機會。
Leica D拍起來的人像,雖然Olympus的機身拍起人來膚色總是略顯寫實,偏黃,但還是讓我覺得是很清爽的影像。
在對焦速度上,僅搭配E-520也仍還可以捕捉一些動作比較慢的昆蟲。
Leica 25mm的最大光圈就是可用光圈。這句話,很多人都說過:「SIgma 30mm最大光圈也是可用關圈」「某某 3xmm 1.8最大光圈也是可用光圈」,這句話常被濫用。
我看過不少在數位機上(APSC&FF)的等校約50mm的大光圈鏡頭,我個人看法Leica 25mm跟Canon 35L是我看過最有資格稱作最大光圈就是可用光圈的鏡頭。
一定有人要抱不平,那Pentax呢?SONY呢?Sigma呢?大家都這樣講阿?大家可以去看看第三方測試,Photozone,不需要看MTF測試,Photozone裡面每支鏡頭都有幾張是最大光圈的照片,一點開看大圖,就知道銳利度差多少了。
Leica 25mm的工作光圈約在F2-F5.6之間,我個人覺得在F2.8-F5.6表現的很好,在往下的光圈因為繞射的關係,畫質開始有點下滑。
Leica 25mm對我來講,還是有一點奇怪的透視感,25mm的實體焦長,配上F1.4的光圈,但視角卻是50mm,有時候會讓我覺得畫面有一點違和感。
可這種違和感,卻會讓你慢慢不可自拔。
這是我從小到大的好朋友,Leica 25mm的描寫力在微光環境下真的可以以『逼逼!你犯規了』來形容。
仔細看看在光圈F2的狀況下,頭髮、皮膚還有眼鏡框質感的表現。
剛好這兩個同學來,到淡水的時候已經晚上了,以往我的變焦鏡光圈即使有F2.8,這時候也會因為E-1貧弱的高ISO而吃鱉,但Leica 25mm卻還是能給我我想要的畫面。
Leica 25mm在微光的畫面,表現仍是夠水準。F4
在散景表現方面,也是很值得期待。
這張是F2.2,我非常驚訝於這顆鏡頭蒐集光線並忠實呈現的能力。
微光的能力,真不愧Leica SUMMILUX的稱號,後來跟馬克還有愛咪相約了一次吃了燒肉,在昏暗的餐廳,看看這些食材的表現(不是吃起來,是看起來的表現)。
白平衡有點難搞,顏色怪怪的就將就一點看吧。
當然馬克在補充活力的泉源也可以忠實的呈現。
『吼吼!是生蠔耶~補ㄟ捏!』(設計對白)
『讓我第一次就回甘!』(設計對白)
說真的,這顆鏡頭真的是我夢寐以求的鏡頭,當初,我因為有遠行的計畫,放棄了這顆鏡頭選擇了旅行好用的鏡頭ZD 12-60mm。
自己親身使用以後,卻又深深為它著迷,雖然我早就已經過了迷戀大光圈散景的時候了,但我對於他在光線充足表現出來的那種清澈感,念念不忘。
而它,在微光的描寫卻又令人昨舌。
我不知道這樣還稱不稱得上魔性之眼,但如果真的有那麼一顆鏡頭,在4/3能夠兼顧光明與黑暗,為我的照片帶來一絲曙光,帶來那一絲平凡中的感動,我想,那一定該會是這顆Leica D 25mm SUMMILUX。
不管他到底是不是魔性之眼,由我這樣的敘述,你大概就知道,這顆鏡頭在我心中所佔的份量有多麼重。
One reply on “我所用過的Four Thirds Lens(I):魔性之眼 LEICA D SUMMILUX 25mm”
感謝分享!
我也是用○家的系統,在我住的地方○家的用戶還真少,有的話也都只是一般的kit鏡,想找人分享鏡頭都沒有,想買鏡頭也難買,更別說買二手了。
看到你的分享,對這支Leica D 25mm只能用口水直流來形容… 你拍的照片也都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