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味了
這次因為朋友購買這台機器的關係,讓喜歡玩機身的我有了這個機會可以摸摸這部Panasonic首部的數位單眼機身。
這台L-1,從去年PMA發表以來就一直是我關注的焦點,復古的造型,加上光圈環以及快門轉盤接近傳統的操作模式,再加上Four Third系統獨有的Live View功能,讓我對他真是相當的憧憬。一直到今天,上市了半年以後,我才有這個機會接觸到這台有獨特魅力的機器。
不過也因為借來的時間不長,就簡單作一些介紹,也拍了一些照片跟大家分享一下。
當然,這部機器在復古的造型與操控底下,另外一個賣點就是搭載的鏡頭 – Leica Variro-Elmarit 14-50 O.I.S。
Vario代表的就是變焦鏡,而Elmarit代表的意思就是從F2.8開始的鏡頭,至於O.I.S,就是Panasonic先前長期使用在DC上的鏡頭防手振技術了。
再來一張比較凶狠的正面照:D
在正式開始介紹機身之前,我們來看看Leica 14-50mm這顆鏡頭。
這顆鏡頭大致上的規格,跟Olympus本家的ZD 14-54mm很像,不同的是最近對焦距離的改變,導入了防手振技術,而口徑也大了一點,來到了72mm。整體看起來有點粗勇。
這隻Leica鏡滿特別的一點,就是有光圈環的設計了。這在數位化的浪潮裡,真的是前所未見。另外一點跟使用Olympus鏡頭感覺不同的則是變焦時的方向不同,要稍微適應一下。
這隻鏡頭的表現,我是滿滿意的,手邊有ZD 14-54mm,自己使用的結果已經是相當滿意(這點相信使用O家的朋友都可以見證)。這顆鏡頭大致上銳利度、散景跟發色我自己都覺得再好上一點點,不過比起14-54 0.52x(1:2)的放大率,這顆鏡頭也算是稍微犧牲掉近一點拍的能力(0.32x約為1:3),但對一般使用已經滿足夠了。
稍後的隨手小拍應該可以看看這隻鏡頭的表現。
看完了機身所附的Kit鏡頭,那來看看機身本身有何特別之處吧!
機身正面右上角的對焦輔助燈,用來輔助暗處的對焦,這點跟E-1是一樣的作法。輔助燈底下的Mark,也宣告出這部機器使屬於開放的4/3聯盟,鏡頭皆可以共用。
這是觀景窗的部位。比起一般的機器來說,稍微突出了一點,我個人是滿喜歡的,因為這樣鼻子才不會很容易碰觸到LCD,弄的油膩膩的。
這是閃燈腳座的部份,TTL接點是跟Olympus是一模一樣的。
這就是一開始提到的快門轉盤與快門鈕。
有沒有感覺哪裡不一樣?疑?是不是少了PSAM還有情境模式?
這是當然的,以前底片機的時候,就是這樣去調整光圈先決、快門先決與全手動模式的。
那要怎麼調整呢?在底下用條列式的方式跟大家說明:
1.Program先決:把快門轉盤調整至A(auto),鏡頭上光圈環也調整至A(auto),兩者都auto自然就是Program機身決定曝光值了。
2.Aperture先決:把快門轉盤調整至A(auto),鏡頭上光圈環則是按照自己需求變動
由於只變更了光圈值,因此就是所謂的A模式了。
3.Sutter先決:把快門轉盤調整至所需的快門速度,鏡頭上光圈環調整至A(auto),這樣就是S模式。
4.或許你要問,那這樣M模式呢?當然,就是兩個轉盤(光圈環與快門轉盤)都調整,這樣就是全手動不是嗎?
這個操作模式,我相信如果是慣用傳統相機的人,一定可以很快的上手,以往曾經使用過Nikon FM2以及Pentax的MZ-3,都是這樣的操作方式,對很多念舊的人,這樣的操作模式不僅僅是單純的復刻,而是另外一種數位化的表現。
而沒有用過傳統操作方式的人呢?我認為也是藉由這樣的機會,好好的在這樣的方式跟相機對話,而不僅僅是「對焦快速才能拍到我要的」、「要雙轉盤才能快速調整」,這樣的拍照模式在熟悉後並不會比較慢。
這樣子的方式,也是一種享受拍照的樂趣呢!
快門速度轉盤旁,有兩個撥桿,一個是調整測光模式。
另外一個則是拍攝模式(單張、連拍、多張曝光值連拍、自拍)的改變。同時也有兩個Function鈕可以自訂使用。
在這邊我們也可以很清楚看到Menu選單與快速撥盤(配合獨立快捷按鈕與Function使用)
與一般DSLR不太相同的是,L-1在漂亮的LCD旁邊,有著兩排的按鈕,一般設計在LCD左邊的相片瀏覽與刪除鈕,L-1都放在右邊。由上而下依序為相片瀏覽、LCD顯示模式切換、景深預覽、相片刪除鈕。
在LCD之上,主要也有三個功能鈕的切換。由左而右依序是Live view、閃燈控制、還有對焦模式的選擇。
Live VIew相信我不必多提,就是使用LCD即時預覽拍攝,初次使用有點不太習慣,感覺像是在用超高級的高階DC一般,但其實在很多時候,像是微距或是高舉相機的狀況,LiveView都可以派上用場。你或許要問,LCD又不能翻轉,高舉相機還不是看不到LCD?其實不會的,Panasonic有獨特的Power LCD技術,這點跟LX2一樣,是高舉相機時十分好用的功能。
說到了閃燈控制,就來看看唯一可以內閃打跳燈的機器吧!
他閃燈鈕滿有趣的一點就是半按時會變成跳燈,全部按下才會完全伸展變成直打。
跳燈。
內閃全開直打的模樣
簡單拍了兩張內閃的效果。
跳燈時燈光就柔和不少了,可以比對一下兩張的影子。
說完了閃燈,來看看機背最後的按鈕配置。一些快速的獨立按鈕,配合LCD右邊的撥盤可以快速的切換白平衡、ISO值、閃燈模式與閃燈補償。
老實講,我是覺得在復古的外型與操作底下,還兼顧了一些快捷的設計,實在是很不錯。
打開後
電池艙
已經到這邊了,整篇看起來好像都在提Leica 14-50 ois這顆鏡頭,L-1不是也是4/3聯盟嗎?那使用其他的鏡頭要怎麼使用呢?
接上ZD 14-54mm的樣子。
疑,ZD鏡全系列都沒有光圈環,那這樣不是就無法使用A模式了嗎?
接上去的樣子,看機背設定好像真的只有P 模式可以用?
別擔心,接上其他沒有光圈環的4/3鏡頭後,Function 1加上快捷轉盤會自動變成選擇光圈的撥盤。
看到了這裡,機身部份也該告一段落了,在後面來貼上一些實拍照片跟個人關於Leica 14-50 o.i.s的看法。
6 replies on “數位浪潮的古典風 – Panasonic L-1 小試心得”
L1機身感覺很優,設計超漂亮的
但是價錢一點也不friendly = =”””
很棒的勸敗文
其實L1水貨kit只45000
相當划算阿
怎麼會不友善呢 XD
L1在操作上
我覺得比較明顯的缺點就是LiveView只有B mode
不然真的是台很棒的機身
無論照出來如何 拿在手上拍照就是種享受了
我覺得L1完全是可以設計出PASM的獨立按鈕或是轉盤的,只是因為其高昂的售價,所以才要搞得像是RD-1一樣,已凸顯其不同,算是某種”惡趣味”吧 。不然Leica R4以降,都有獨立的轉盤可以設定拍攝模式。
只是還是要說,有光圈環的鏡頭才叫做鏡頭啊! XD
有快門轉盤,而且還有1/3ev區間,真的是
很有心阿 ^ ^(忘了是否只有Leica R8這樣
)
第一次在3C賣場看到L1的身影時嚇了一
跳,很大一台,不過質感真是棒!
期待4/3聯盟的14mm f/1.4囉 ^ ^
請問…若是今日以現在的眼光看來 以快三萬的價錢購買L1 為的只是他像傳統相機一般獨立光圈快門轉盤的操作手感 這樣划得來嗎 除了快門光圈轉盤的配置外 以現今的眼光看來 他是否還是有他不敗的部分??
現在的二手價應當不到將近三萬,大概是兩萬五不到(機身8000~10000,鏡頭約為13500-16000,都是看賣家開價跟物品狀況)
我覺得這價格相當合理,因為那鏡頭品質絕對對得起這價位:一萬五、有2.8-3.5的大光圈、還掛防手振給你。
而機身,到現在要去哪買到一萬上下,操作古典(上手後也很流暢),有LiveView,能夠完全解放鏡頭的機身?
要是我有閒錢,我也會買一套,Panasonic現在完全往m43發展,L1除了以兩萬五的價錢拿到比入門單眼更好的操作感跟鏡頭素質,古典雋永的外型,更是Pany第一台數位單眼,非常有紀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