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味了
在使用E-P1的這段時間,對於我來說最受用的自然是減輕的體積跟重量,讓我可以在旅行中增加很多彈性,當然跟數位相機不同的是它也具備的鏡頭更換跟擴充的彈性。
但讓我很喜歡E-P1且多了很多趣味,其實是幾種不同的照片比例還有六種的藝術濾鏡,這兩樣特性還有加上Micro 4/3鏡後距離短可以多搭配很多系統的鏡頭,交互融合起來,真的是具有無窮的吸引力跟魔力。
正因為這些特性巧妙的交織在一起,即使GRD3體積上、操作上都來的比E-P1優秀,兩者一起帶出門的時候我還是會忍不住先從背包掏出E-P1拍攝。
上圖是整個4/3系統家族最初最原始的照片比例,4:3。
幾年前轉換到Olympus的時候,我並不是太習慣這樣的尺寸,反倒是比較習慣3:2的尺寸,經過幾年後4:3的比例反倒是成為我最習慣構圖的框架。
要論到照片比例,其實就不能不提到Olympus E-30,E-30提供的照片尺寸其實非常完整,涵蓋了4:3 / 3:2 / 16:9 / 6:6 / 5:4 / 7:6 / 6:5 / 7:5 / 3:4。
上面從6:6的比例開始,其實都是中片幅底片的比例,這也是為什麼6:6的比例不是直接寫成1:1的原因,因為這些比例都是從以前的中片幅底片取材來的。
上面這張是3:2模式,也是一般135底片還有數位單眼的照片比例。
但對於E-P1,僅僅剩下4:3 / 3:2 / 16:9 / 6:6 這四種比例,對於一般人的應用其實已經相當有餘了,比起E-30,E-P1其實擁有更多掌握照片比例的能力,為什麼呢?
那是因為E-30即使具備這麼多的照片比例,觀景窗內並沒有這麼多種比例的框線輔助,因此大多數要用到其他比例的時候,切換到Live View模式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而E-P1是一個完全依靠Live View的機種,在Live View的能力上也比過去的機種來的要好一些。
E-P1即使縮減不少照片的比例,對比例的應用來說卻是一個比較容易的情況,原因就在於Live View簡化了這些流程跟進入門檻。
上圖是6:6的比例,也就是正方形構圖。
這個比例對於我並不算陌生,早在2007年的Ricoh GX100我就使用過這個比例,我沒有用過中片幅相機的經驗,對於正方形的構圖多數的時候當做一種變更視野的想法。
正方形的構圖對我來說比較中規中矩,經常有一些狀況是我覺得正方形比例是比較適合呈現的。
下圖是16:9的比例。
而16:9寬螢幕的經驗,也在過去Panasonic LX系列初次使用,我常用來的方式,其實多半是我想直接用來拍攝桌布的時候使用(因為我的螢幕是16:10比例的),另外的話,拉寬的比例也很適合呈現一些寬廣視野感覺的照片。
你其實可以發現一件事情,這四種照片比例,對我都不是太過陌生,而且對一般消費者也是比較都是滿熟悉的,包含數位相機常用的4:3、數位單眼常用的3:2;而寬螢幕的16:9跟正方形的1:1,也正巧是有可能升級到E-P1的高階消費機族群(LX系列,Ricoh系列機種)
另外從E-30縮減這些比例,保留的這幾種比例除了是一般消費者比較熟悉的以外,也有先把「複雜」「較不常接觸」的比例先過濾的成份,我認為這對E-P1仍是很重要的一點設計,因為他的客群不見得是對攝影歷史熟悉的人們,這樣簡化可以有效的降低使用門檻。
對於很多人來說,一台相機可以多拍攝這麼多比例,對於第一次接觸的人是非常新鮮的,我們也可以常常看到網路上、論壇裡的心得文,常常第一次拍攝就會迫不急待的嘗試新比例,對我而言即使我都使用過這些比例了,我還是擁有新鮮感。
因此出去玩,從中挑選自己喜歡且適合的比例,這樣的思考過程,是我獲取E-P1另外一種樂趣的第一步。
我相信,這對許許多多的使用者,不管你是進階或者初入門,都會獲得相同的樂趣。
而第二步,就是多樣化多采多姿的藝術濾鏡(Art Filter)。
選擇藝術濾鏡,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當你轉盤一轉到轉盤的時候,就會出現選單(如同以下介紹濾鏡的畫面),另外一種則是在拍攝畫面按下OK按鈕後,透過方向轉盤或者是方向鈕選擇,同時在構圖跟對焦的Live View畫面,也可以看到濾鏡畫面的變化。
而出現藝術濾鏡的機器,先是E-30,之後是E-620(E-450只剩下三個),最後是現在這台E-P1。
第一個濾鏡,就是濃化色調效果(Pop Art)
這個濾鏡很適合來處理色彩很豐富的一些場景,中文翻譯的「濃化色調」也算傳神,用來處理顏色很多的場景物體非常適合,可是誇大色彩的效果。
但這個濾鏡取名為Pop Art,或許也隱含著一些含意吧?
1957年7月1日,漢彌頓寫出普普藝術的定義: 大眾化(Popular)目的為了大眾片刻的(短標題) 可以擴大的(易忘的) 大量製作的(便宜的) 年輕的 機敏的、性的、迷惑人的、商業化的。
普普藝術在藝術追求上繼承了達達主義精神。作品中大量運用廢棄物、商品招貼、電影廣告、各種報刊圖片、漫畫做拼貼的組合,故有新達達主義的稱號。但沒有早期達達主義那種諷刺性、破壞性和漫無秩序的風格,反而以超然的態度歌頌那些被人棄之不顧或已經被人處理過的東西(甚至是複製中的複製)。
(作者:HUNG 。普普藝術。網頁。2009 年 9 月 19 日,取自 http://pitayastudio.myweb.hinet.net/art14_1.htm
也因為這樣,這個濾鏡也很適合一些素材的再造,或者是重複性題材的一再呈現,一些猛烈、大膽色彩的呈現。
但除了這些理由以外,只要是場景適合,誰說拍攝花花草草不能利用這個濾鏡呢?
因為藉由這個濾鏡我們拿到的,其實不只是讓色彩更濃郁而已,而是利用這個濾鏡讓風景、物體更加狂野猛烈,加深呈現出的藝術感。
第二個濾鏡,則是柔焦濾鏡(Soft focus)
柔焦濾鏡是利用較軟的影像調性,創造出迷濛的氣氛,讓影像擁有夢幻般的感覺。
自然,這樣的特性也讓它很適合應用在人像的拍攝上。
其實,我覺得這個濾鏡讓我用起來,很是喜歡的一個特點就是「日常的幸福感」。
這是我的一對好朋友馬克跟愛咪,雖然是在新光三越A9法雅客日常的拍攝,卻藏不住他們即將擁有家族新成員的喜悅。
除了拍人以外,食物也可以透過這個濾鏡營造出另外一種柔軟氣氛,夢幻的場景不是只有適合拍人,簡單的濾鏡也能生活變得很不一樣。
柔焦濾鏡我們一向刻板印象是用來拍人像,尤其是用來拍攝女性的沙龍照,可是真正應用到生活後,也帶給我們更多洋溢著幸福、夢幻的角度跟觀點。
第三個濾鏡是淡化與加光色調(Pale & light color)。
我之前有提到最早出現藝術濾鏡的機種是E-30,而這個濾鏡是當時最吸引我的一個濾鏡。
這個濾鏡是利用柔和的色調,創造出柔和的亮度讓拍攝主體飄流於祥和的環境中,如同迷濛的回憶或夢境中。
這個濾鏡讓我可以創造一些清新的氣氛,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把些許的亮度提高,雖然飽和對比並不是很強烈,但是應用得宜的話可以讓拍攝的主題感覺很清爽。
這種輕輕柔柔的感覺,雖然不致於像柔焦那樣夢幻,卻也讓一些簡單構圖的風景、物體變得清新許多。
我喜歡一些攝影師的作品,多半有這種簡單、清新的氣息,這個濾鏡使用起來讓我覺得在對於刻劃生活那種淡淡的、簡單的快樂有很好的應用。
因為簡單,反而純粹,而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的在無數的規律中找到淡淡的驚喜。
第四個濾鏡是柔光濾鏡。(Light tone)
柔光濾鏡利用抑制高亮度與低亮度,來表現出最佳的光線效果,同時在暗部與亮部能提供較為柔和的精緻感。
其實原本我並不能理解這個濾鏡適合用在哪些地方,對我來說柔光濾鏡的個性比起ART3淡化色調來的更沒有特色,我反而不知道怎麼去看待它。
但實際用了一陣子以後,我發現這個濾鏡在個性上雖然不若ART3鮮明,可是相對的在室內的環境上,有自然光線透進來的地方,讓光線的質感變得更好,讓很多場景變得讓我細細品嚐當時的天光。
ART3跟ART4應用起來更像是一體的兩面,大多數ART3淡化色彩比較適合應用的時機會是在戶外,而ART4則是比較適合室內的應用。
我個人喜好是這樣使用,我分析過後應該是ART3淡化色彩除了加亮以外也讓畫面變得有些冷色調,在室內方面(喝咖啡、吃飯等等)的場景會讓畫面變得有些發青,但在室外的話溫暖的天色會平衡發青的狀況。
而ART4的柔化光線,則是適時的減輕了室內人造光源或者混合光源的偏黃,原本過於濃郁的畫面也因為這樣變得紓緩不少,變得精緻起來。
第五個濾鏡,是懷舊照片粗粒子。(Grainy film)
這個濾鏡重現豐富的顆粒狀感覺,喚起黑白照片的色調,賦予照片戲劇般的感覺。
其實就風格來說,有很多人第一次見到這個濾鏡就提到跟森山大道很像,因為覺得這個濾鏡的黑白模式相當強烈,對於很多靜止的畫面能顯出許多張力。
一種,無聲的力量。
一開始我也對這個濾鏡顯得興致勃勃,覺得很多照片都可以讓風格變得相當強烈,但過了一陣子後,我發覺這個濾鏡它的情緒波動很大,反而讓很多時候太過憂鬱或者哀傷了。
因此雖然這個濾鏡個性很鮮明,但我個人的使用上卻反倒比較保守,避免過大的反差造成記錄生活的違和感。
最後一個濾鏡,是針孔相機濾鏡。(Pin hole)
這個濾鏡重現猶如廉價相機拍攝出的暗角效果與獨特色調,就像玩具式相機、針孔相機拍攝的一樣。
這個濾鏡因為暗角明顯,所以在很多時候視覺的效果會像是隧道一樣,色調也比較復古懷舊,我自己用起來,常常有一種彷彿走入時空隧道的感覺。
同時也因為這樣的特性,暗角的出現很讓人能夠將視線往中間集中,對於一些想要加強的主體,利用這個濾鏡也可以比較容易讓人往那個方向投注視線。
今天,簡短的介紹一下濾鏡,下一篇我們繼續來看看關於濾鏡的應用跟想法。
文章總覽:
跨越世代的典雅新曙光 – Olympus E-P1(一)Preface
跨越世代的典雅新曙光 – Olympus E-P1(二)Exterior
跨越世代的典雅新曙光 – Olympus E-P1(三)Operation
跨越世代的典雅新曙光 – Olympus E-P1(四)Lens & Accessories
跨越世代的典雅新曙光 – Olympus E-P1(五)Aspect Ratios & Art Filters
跨越世代的典雅新曙光 – Olympus E-P1(六)Life is art
跨越世代的典雅新曙光 – Olympus E-P1(七)ISO & Electronic
跨越世代的典雅新曙光 – Olympus E-P1(八)Lumix G 7-14mm介紹
跨越世代的典雅新曙光 – Olympus E-P1(九)Lumix G 7-14mm 實拍
跨越世代的典雅新曙光 – Olympus E-P1(十)Zuiko Digital Lens
跨越世代的典雅新曙光 – Olympus E-P1(十一)C-mount Lens
跨越世代的典雅新曙光 – Olympus E-P1(十二)Movie Lens
跨越世代的典雅新曙光 – Olympus E-P1(十三)Leica M Lens
跨越世代的典雅新曙光 – Olympus E-P1(十四)女孩兒們在想些什麼?
跨越世代的典雅新曙光 – Olympus E-P1(十五)終曲
3 replies on “跨越世代的典雅新曙光 – Olympus E-P1(五)Aspect Ratios & Art Filters”
媽~我上電視了!
我在這!
拍腳(指!
好喜歡這一篇
讓我有衝動想買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