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z_reader_01

△Sony A7、Touit 12mm F2.8

請問euyoung 大有接觸過sony a5000 ?

是有使用過a6000一小段時間,a5000倒是只有摸過幾手,時間比較短。

Quiz_reader_02
△Sony a6000搭配FE 55mm F1.8外觀

我個人的想法是a5000比較偏向入門的傾向,如果你愛自拍,它能往前的翻轉螢幕相當不錯,不過如果你追求更快的速度(混合式對焦)跟更好的操作性(雙滾輪),以及電子觀景窗的取景方式,a6000會更好些。

最近又出了a5100,這台機器也頗令人印象深刻,除了擁有a6000的對焦速度與兼顧a5000的自拍翻轉螢幕的話,我覺得顏色演繹好像也有點改變,出乎我意料的不錯,整體拍起來的顏色也出乎意料的喜歡。

Quiz_reader_21
△a5100、16-50mm kit

如果對這三台有興趣的話,請參考拙作:


 Quiz_reader_03
△M.ZD 12-40mm F2.8 PRO

請問euyoung在用M.ZD 12-40mm F2.8 PRO這顆鏡時,會覺得變焦環比較緊嗎?
好像無法使用單手進行變焦,一定要雙手才行。

我用的M.ZD 12-40mm這顆鏡頭還好,大致上是用左手就可以變焦拍攝。如果用雙手的話感覺上阻尼有點太緊,建議送回去代理商那邊維修處檢查看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Quiz_reader_04
△Olympus E-M1、M.ZD 12-40mm F2.8 PRO @高雄

想請問euyoung大, 是否有計畫寫到Fuji X-T1的系列文? 我對這台相機非常之期待啊! 就如當初看到聽到Olympus
E-M5一般….

想請問euyoung大, 不知道您是否會寫關於Fuji X-T1的評價 / 使用心得? 小弟最近對這台相機頗為心動,
但鑑於網路上對其對焦能力一片撻伐聲, 遲遲不敢敗入… 還望您指點迷津!!

兩題看來是一樣的,我就放在一起回了。

要寫長篇文章恐怕是沒時間了,另外一方面是這台我也沒購入,比較沒辦法長時間累積素材寫長文。

Quiz_reader_05
△Fujifilm X-T1

我個人非常喜歡X-T1,差一點點就把目前用的Sony A7賣出換成X-T1(不過我現在改用A7s了)。

要說喜歡X-T1的部份,大致上一個是私人觀感上極為可靠的機身感,這點跟A7有點不同,X-T1、E-M1機身相比之下都比較紮實,;另外我很欣賞X-T1觀看起來非常舒適的電子觀景窗,可觀看面積也很大,而富士也針對這個相當大的觀看面積有做了不同的設計,分割畫面用以手動對焦這點我非常喜歡。

對焦速度是不如無反光鏡的領先者,但已足夠使用,雖是遺憾但比以前進步了。

Quiz_reader_06
△Fujifilm X-T1 、XF 18-55/2.8-4 @侯硐貓村

此外這回也試過了XF 56mm F1.2,我認為在畫質、價格、體積上都取得相當好的平衡,可列為諸多無反光鏡系統不可不試的五顆鏡頭。至於是哪五顆鏡頭,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先別提五顆鏡頭了,先來參考X-T1跟56mm的單篇文章吧!

如果平時去旅行用,生活照,主要輕便,影景,有前景後深,gx7 定 x-m1 比較好?

看起來語法很像香港澳門用語,有一些不懂,不過如果是問GX7或者X-M1的話,還好我兩台都有用過,呼。

Quiz_reader_07
△Panasonic GX7、20mm F1.7 II @嵐山 常寂光寺

我個人如果以通用去建議的話,我比較推薦GX7,原因無他,對焦速度會造就拍照成功率高一些,尤其是拍小孩或者是寵物類題材,另外GX7也有機身防手振,這也在微光跟低光源拍攝有幫助。鏡頭的話兩者的鏡頭群都很優秀,誰優誰劣很難說。

不過若你欣賞富士色彩,也很在意膚色,我覺得X-M1相當優秀。

Quiz_reader_08
△X-M1、XC 16-50

从两年前刚刚使用三星NX10时,就拜读了你对三星NX10的文章。到今天我还是使用着它。只不过添加了一个45mm F1.8的定光镜。
想请问如果想再添加一个30mm F2的饼干镜,你有什么看法? 谢谢。 Henry@马来西亚

NX 30mm F2非常好阿,這顆鏡頭相當銳利,價格也不貴,如果你想購入的話我認為很理想,沒有什麼好挑剔的。焦段搭配的話,跟45mm還有Kit都是很恰當的搭配,如果預算許可的話,購入是沒有問題的。

Quiz_reader_09
△NX300、30mm F2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格主您好:最近想購入一個超廣角給GX7用,P家7-14價格實在太高,所以往Olympus 9-18找。GX7 接Olympus
9-18MM,自動對焦有支援嗎、對焦速度會不會過慢? 先謝謝您了

Quiz_reader_10
△M.ZD 9-18mm

我沒有在GX7上面用過M.ZD 9-18mm,雖然我在其他機身上面用過這顆鏡頭。

如果你是要在GX7上面用M.ZD版本,M43接環鏡頭的話,那可以自動對焦沒有問題,對焦速度理應不會太慢,可以安心使用。不過如果M43兩間(Olympus Panasonic)機身跟鏡頭搭配之間有牽扯到數位修正的狀況。

混搭的話,變形有修正,但色散似乎是沒有修正,雖然不是大問題(而且其實Lightroom可以輕易解決),還是跟你說一下。

Quiz_reader_11
△E-M5、M.ZD 9-18mm @墾丁

想問一個沒有世界觀的問題,為什麼現在的相機是日本品牌為主流呢?

以下是我自己個人的想法就是。

我覺得日本廠牌的相機大致上就是一個在一個有限度的預算下,能取得一個讓人滿意品質的情況。或許不是追求完美近乎苛求,但是品質比及格還要高得多,在嚴謹程度也還可以接受,新科技的研發也算不落人後,重點是能夠有規模的生產,這也讓成本獲得良好的控制。
相比之下,歐系廠牌有時候達不到太大的規模生產,儘管好,儘管有特色,也會讓價格比大眾能接受的高,這讓也可能造就一些銷售跟接受度的問題。

比較起來,日系相機可親多了。

Quiz_reader_12
△Sony a7 、FE 28-70mm @北京神武門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GX7 夜景如何?

還不錯阿,高ISO比起一般DC高,機身也導入防手振。我自己拍起來是相當不錯。

Quiz_reader_13
△Panasonic GX7、20mm F1.7 II @ 三峽老街

請問您GX7,使用智能解析和智能動態,使用的時機為何?

對我來說,這兩個選項我都是關閉的,所以對我來說沒有所謂使用時機。

智能解析有點類似智慧型的銳利化,可以增加一些解析度,智能動態的話應該是拉一些暗部的曲線。不過我比較喜歡自然些,寧可在電腦做也盡量不在相機做不可逆的選項,所以這兩個選項我才沒有使用。

您對這篇討論,看法如何,怎感覺智能動態、智能解析,兩種功能
講得很差勁的樣子,是不是有什麼誤會呢,照理來說 ,會內建是為了讓照片更好吧?

我覺得不是差勁,而是使用的時機恰不恰當的問題。這些功能好好使用都是對我們來說很棒的輔助。有些技術我覺得是輔助,但要不要開啟,或者開啟後會不會變得更好,這得在我們跟相機熟悉的時候才能確定,總得先拍個幾次才能知道這功能需不需要。

Quiz_reader_14
△Panasonic GX7、20mm F1.7 II @ 渡月橋

euyoung大你好,看了你對e-m5跟e-p5的介紹後,心裡動搖了,一直在想e-p5的1/8000快門跟wifi是否必要,還是以e-m5的性能足以再戰好幾年,只是對比現今的機身難免覺得解析度輸人,成為小疙瘩XD不知道eu大對於一個預備入M43的初學者困擾能否開解一下? 十分欣賞你的文筆及看待事物的觀點,雖然我是眾多已讀不回的人之一(倒),希望你可以持續地寫,繼續讓我們毒發吧哈哈 

如果我有E-M5的話,我覺得我不會特別買一個只晚出一年的相機,感覺進步沒到十分大,除非我真的很需要1/8000跟wifi。不過說老實話,1/4000跟沒有wifi都拍了這些年了,EM5性能也感覺沒什麼落後太遠,繼續用應該不成問題吧?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我都沒有這兩台相機,考慮還是需不需要內建EVF跟你提的兩個新功能。然後就是價格,沒特別需要EVF,價格要是差不多,何不買新機?

Quiz_reader_15
△Olympus E-P5、M.ZD 17mm F1.8 @ 舊嘉義神社

我是沒打算(其實是沒時間)寫E-P5的長篇,所以才把標題定為「隨性短章」,不寫長篇也有個考量,E-P5並沒有太多的新玩意兒,大部分都跟過去的機種類似了,這樣的話文章在做重複比較沒意思一點。

感謝你回覆:)(我是上兩樓E-M5跟E-P5的糾結者XD),方便問euyoung的E-M5是買元佑代理還是平行輸入?!
另外,使用至今,對E-M5有無新的感受,優缺點之類?:D

公司貨呀,維修比較方便。

我覺得E-M5雖然推出兩年多了,但是再戰一個世代(1-2年)應該也是不成問題,目前的新機沒有太大的突破性改變。E-M5用起來除了覺得對焦點太大以外,其他都相當滿意。

現在想起來,當初的E-M5真的是不可思議的一台相機,造型古典以外,速度更是大躍進,還多給了個五軸防手振,直到現在看來還是很好的相機。我現在比較常用Sony A7,但還是會喜歡當時候E-M5跟一些鏡頭的搭配。

Quiz_reader_16
△Olympus E-P5、M.ZD 17mm F1.8 @台中

請問您認為E-M10的推出,對於EP系列未來的發展可能會有什麼影響呢?

請問euyoung對於omd em10有什麼看法?還是這個時間點入手em5會比較好? 防滴防塵機身還好,可是沒了五軸就…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兩個一起回答好了。

E-M10我覺得跟E-P系列算是互有彌補吧?差異大概就算是觀景窗,如果再那個預算區間,需要內建觀景窗跟好一些的握持(E-M10有出原廠手把),那就是E-M10。

Quiz_reader_17
△Olympus E-M10

而E-P5呢?E-P5在PEN的外型的設計下,但位階可說略往上打,一些規格甚至可以跟E-M1相比(最快1/8000s的快門),攜帶是方便,但也犧牲了配稍大鏡頭的握持穩定,不過呢,搭配定焦鏡是非常適合。

所以這就是兩種不同的選擇面向了。

Quiz_reader_18
△Olympus E-M10,小一號的E-M5

至於沒有五軸,我自己用過E-M10的心得是差異沒有想像中那麼大,我覺得三軸的效果一樣很好,倒是不用拘泥在軸數的數字上。

關於文章,請參考:Olympus E-M10-精緻古典隨行

最近看的書是什麼?

哎呀,是「帶著一首詩去旅行」、「離席:為什麼看電影?」、「天龍八部卷四」。最近還想看董啟章。

Quiz_reader_19
△Sony a7r 、FE 28-70mm @京都站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請問為什麼會想跳去S家阿?單純為了全幅嗎?你從O家跳去S家,有沒有什麼地方難適應的?S家的發色可以接受嗎?S家預測的矩陣曝光是不是有偏暗的情況?如何解決這問題?S家有像O家的曝光偏移功能可以調整嗎?

會使用a7/a7s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RX1的好印象,再者其實也想試試看。後來先用過A7r之後,覺得許多權衡之下還是個很不錯的選擇,鏡頭品質上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就慢慢轉移過去。

至於適應的地方倒還好,差異不大,倒是當時先用a7r時的快門微震沒注意到,有很多照片都晃到了一點點了。所謂發色的部份我也很可以接受,但我更喜歡a7s的表現,戶外差不多,室內的話溫潤些。

至於矩陣曝光,是真的有普遍under的狀況,我用a7/a7s/RX1/RX100M3都一樣,Sony沒有曝光偏移的功能,我基本上幾乎都+0.3~+1.0ev常駐。

對於RX1跟a7/A7s,還有E-M1,我都有想要分享一些照片,就等一小陣子吧,應該很快。

有其他問題的話,也歡迎到我的Ask.fm來問問題,我累積起來就會一起回覆,天南地北都可以問(之前就很多人亂問了XD),希望也有機會成為長青系列的文章。

Quiz_reader_20
△Sony a7s 、Touit 12mm @大湖公園

My InstaGram @euyoung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攝影師、媒體人,慣於書寫、習於觀察。 喜歡著相機這樣的黑盒子,一頭鑽進拍照這件事情,生活裡總猶豫不決,面對喜歡的畫面時卻毫不猶豫的按下快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3 replies on “回函:遲來以久的問答”

  • 2014 年 11 月 30 日 at 13:34

    好文!!
    下面有發現到照片下文字說明M.ZD 12-40mm F2.8 PRO都打成M.ZD 12-50mm F2.8 PRO
    可以修正一下囉^^"

  • 2014 年 12 月 2 日 at 11:02

    @吳榮章

    感謝指正,已修改

  • Ray
    2014 年 12 月 10 日 at 10:48

    EU大, 外鏈的DC View的文章裏,圖片都看不了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