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味了
如果有個地方,對我熟悉卻又陌生的地方。
那會是京都。
一日可達的遠方。
外出旅行的時候,除了全定焦三鏡頭的配置之外,我又常用什麼配置呢?
我喜歡用著標準變焦鏡,大概是從24mm或者是28mm開始,以70mm或者100mm左右結束的變焦鏡。然後,看著用途,再多帶一顆大光圈定焦鏡。
所以這次夏日的京都,那個祭典的模樣,我帶的是Sony FE 24-70mm F2.8 GM,搭配了FE 135mm F1.8 GM。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一、重回
我常說,熟悉的地方才有光景、陌生的地方才有風景。
京都,對我來說,恰好是一個這麼融合兩者的地方。
多次的拜訪,橫跨了四季與十年,每次造訪,都有種與老朋友會面的熟悉感;每次的拜訪雖然還是會去許多喜歡的街道與店鋪,但還是在路途中會遇見新鮮的東西,每次都不一樣。
陌生又熟悉。
像鄰鎮一般的熟悉,說走就走,不用準備太多。卻同時,又在這個能說走就走的遠方,一次又一次的挖掘出迷人的底韻。
#1 鴨川等間隔
▲Sony A7R III、FE 24-70mm F2.8 GM
一大早就從機場抵達京都。
熟悉的鴨川畔還是一樣,在河畔的人們總不可思議的呈現等間隔。
#2 納涼
▲Sony A7R III、FE 24-70mm F2.8 GM
在參與祭典之前,在庭園裡,好好的修整心情。
在一片翠綠裡,時間彷彿緩慢下來,修補了半夜的飛行疲憊。
二、宵宵山
第一次造訪京都,就是十年前的祇園祭。
那時在祭典的匆匆一撇,震撼了我的當年,也才發現跟著老師來的這個城市,有那麼多、那麼長遠的東西等著我去發掘。
多年以後,經歷了京都四季,也才有那麼一個機會,重回了京都的祇園祭。
#3 コンチキチン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コンチキチン形容祇園祭期間囃子的演奏,有山鉾在的地方,通常都有囃子樂聲。
回頭整理照片的時候,每一張祇園祭的照片,彷彿都自帶著配樂。
#4 宵宵山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祇園祭正式開始前的前幾夜,從宵宵宵山開始,掛在山鉾上的「駒形提灯」就會開始點燈。
祇園祭的燈火,在夏日的夜裡亮著。
#5 準備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宵宵山開始,放著山鉾的區域開始封街,人們遊走在京都最熱鬧的地方。
雖然有兩天步行者天國,但是宵宵山這天,還是能察覺到各山鉾彷彿像是正在預演一樣,還在準備著兩天後的祇園祭。
三、宵山協定
第一次到京都的時候,剛好是祇園祭期間。
傻傻跟著老師出門考察的我,對於京都這個城市、對於祇園祭,完全沒有概念。記得第一天離開京都回大阪旅館前,剛好是祭典前一天的宵山剛開始時,四条大通湧進了穿著浴衣的人們,我只能匆匆一撇。
對於參與祇園祭、對於沒有好好看過這地方的懊惱,驅使著我在後來的十年,不斷的造訪京都。
其實「宵山協定」是不存在的,它是我很喜歡的一部小說《鴨川荷爾摩》,其中的一個小章節。
那本充滿光怪陸離情節,以京都為背景的小說,在數年後也深深吸引、驅動著我。
旅行的時候,我總是受到電影跟電視劇的驅使,有些畫面就想親自去看看。但也有像是小說裡的章節與場景,在腦海中想過了千百次,在現場的時候,那種想像成真的感覺。
在東京,是《挪威的森林》中的荒川線;在關西,就是《鴨川荷爾摩》出現的京都,那些關於祭典、青春與日常交織的古都。
#6 宵山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華燈初上,祇園祭的前夜,正要開始。
#7 廟會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其實宵山跟宵宵山就像是個燈節與廟會的綜合體。
各種庶民美食、小孩子喜歡的遊戲,也是夏日祭典的趣味哪!
#8 有一道光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這麼剛好的走入那道光。
我很喜歡。
#9 四条烏丸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那個書本中出現,多次想像的十字路口。
那些高高豎起的燈籠們,耳邊傳來著囃子樂,悶熱的盆地夜晚,果然是京都的夏日。
#10 Say Cheese
▲Sony A7R III、FE 24-70mm F2.8 GM
這樣的笑容,正是祭典迷人的理由。
#11 日和神樂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前一天的宵宵山還有一種還在準備的熱身感。
祭典前一夜的宵山,就真的有種準備好了的感覺。
宵山的「日和神樂」儀式,囃子們在街道上來回演奏,祈求隔天的遊行能夠晴朗。身處其中,不僅同樣希望正式的祭典順利,也帶來了更多期待感。
四、再見山鉾
再次的山鉾巡行,已經是十年以後。十年的時間,人、事、物都有許多變化。
手上拿的單眼相機,從500萬變成4200萬畫素,細節的呈現與對焦的性能都提升許多;4G網路也帶來鋪天蓋地的變化,隨時跟朋友直接用照片轉播祭典現場也是很尋常的事。
但改變更多的,我想是對京都的理解吧?
一開始在祇園祭的遺憾,驅使著我一再回到京都,熟悉的地方也好、陌生的角落也罷,慢慢的理解這樣一個古老的城市,也更理解祇園祭的一切。
再見山鉾,好像離準備好,近一些了。
#12 鬆綁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一早祭典正要開始,工作人員正在為螳螂山的螳螂鬆綁,很是有趣。
螳螂有可動關節,遊行的時候是會動來動去的。
#13 山鉾巡行
▲Sony A7R III、FE 24-70mm F2.8 GM
天氣很好,期待的祇園祭,山鉾巡行要開始了。
#14 稚兒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許多山鉾上都有稚兒。
只有對列排序第一位長刀鉾採用真人的稚兒。稚兒從挑選到參與祭典的過程相當繁瑣,是隱藏在祭典背後的細膩文化
#15 山鉾頂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山鉾屋頂上都有數位工作人員,他們肩負著整座山鉾在遊行中的平衡,避免在移動與轉彎中傾倒。
#16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最原始的山鉾原形就是長長的竿子,經過千百年來的演變,逐漸變成25公尺高的山鉾。
每年的祭典,這些山鉾都是從無開始搭建,這次對祭典有更多瞭解,心裡是很讚嘆的。
#17 方向
▲Sony A7R III、FE 24-70mm F2.8 GM
山鉾的運行其實仰賴著各市町裡的人力來拉、推,在山鉾上也有指引方向的祭典人員。
#18 往這走
▲Sony A7R III、FE 24-70mm F2.8 GM
這些山鉾各自有各自的典故,有些是日本的歷史,也有些是中國傳統的歷史故事。
有幾個山鉾順序是固定的,第一個出場的一定是長刀鉾,而在最後押陣的,就是船鉾。在船頭裝飾著的事傳說中的瑞鳥「鷁」。
五、祭典,夏日
這次再次拜訪祇園祭,主要用來拍攝的鏡頭是Sony FE 135mm F1.8 GM。
今年這支鏡頭剛推出的時候,實實在在的使用了一段時間也分享了相關的文章。它有許多特色,即使在Sony的GM系列鏡頭,也都是相當特別的。
FE 135mm F1.8 GM是一顆對焦相當迅速的鏡頭,銳利度也堪稱我用過鏡頭中,數一數二的,加上望遠的焦段,讓它非常適合拍攝運動與活動。
以我這樣的旅行愛好者來說,135GM這麼一顆鏡頭,祭典與遊行肯定是它能發揮的最佳場合。在內湖遊行的高圓寺阿波舞舞團、這次京都的的祇園祭,都是135GM擅長的地方。
祭典中,如果是普通觀覽的話,經常要離的遠一些,這時候能使用長焦鏡頭是最好的。為了拍攝的便利性,其實比較理想的選擇應該要是FE 70-200mm F2.8 GM、FE 100-400mm F4.5-5.6 GM這樣的鏡頭。
但最終考慮到旅行的輕便,還有對135GM的喜愛,我還是決定攜帶這顆鏡頭,最終拍了很多祭典中的片刻。
#19 說走就走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祭典的活動裡,像這樣把人物從空間切割出來的樣子,也蠻好的。
#20 整個京都都是我的伸展台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京都的三大祭典:葵祭、祇園祭與時代祭。
老實說我覺得祇園祭的「鄰里」感是最濃厚的,除了山鉾本身就是由不同的市町區域負責搭建、籌劃以外。
像這樣在遊行中,參與的人們跟路旁認識的朋友家人打招呼的連結,也是特別深。
#21 總有一天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在觀覽區域作為一個旁觀者,真希望能有一天可以用特約記錄者的身份在街道上拍阿。
#22 祇園祭印象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高聳的山鉾,緩慢的行進著,搭配起悶熱的盆地氣候。
這樣的京都風景,很夏日。
#23 祇園囃子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回來以後,看到這些照片,每一張都有配樂。
真是十分洗腦的祇園囃子樂。
#24 辻回し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巨大的山鉾要轉彎了,「辻回し」這個讓山鉾轉彎的技巧真是百看不膩。
#25 尾端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山鉾巡行看著看著,看到船鉾就知道隊伍已經結束了。
六、暫歇,神幸祭
我喜歡「祇園祭」這個祭典,有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它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文化活動,幾乎是整個七月,都屬於祇園祭的範圍。
七月開始,包含了關於山鉾巡行的會議、山鉾的搭建、市民們參與的宵山、然後是山鉾巡行,還有後續的神幸祭與祇園後祭。
有時間的話,一整個月都能感受到祭典的熱度。
上午的山鉾巡行結束,在晚上離開京都之前,還有個迎神的神幸祭,趁著空檔,到了京都車站附近繞繞。
旅行的時候,除了以慣用的三顆定焦鏡頭去拍攝以外,我也很喜歡攜帶標準變焦鏡頭。
除了FE 135mm F1.8 GM以外,我同時帶了FE 24-70mm F2.8 GM,這樣的標準變焦鏡頭,在焦段上涵蓋了的範圍很理想,加上變焦的彈性,很適合在旅行各種場合來使用。
#26 隧道
▲Sony A7R III、FE 24-70mm F2.8 GM
夏日午後的光線灑進京都車站,長廊充滿著超現實感。
#27 暫歇
▲Sony A7R III、FE 24-70mm F2.8 GM
天氣實在太熱了,需要冰品的慰藉。
我自己很喜歡用GM系列鏡頭來拍攝靜物,喜歡那些焦點內的銳利,同時又帶著背景的柔和。
#28 神輿渡御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下午六點半開始,是祇園祭前祭最後一個行程,神輿渡御。
在八坂神社前集合後,三座神轎會在鴨川以東的河原町街道周邊巡行。
很熱鬧,有點像台灣的廟會。
#29 看熱鬧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想起小時候,每回有廟會的時候,也是喜歡這樣登高高看著。
#30 祭典的脈動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以前覺得,三大祭的祇園祭也不過是山鉾的巡行加上前一兩天的廟會而已。
好好在這四天的行程裡,細細品味祇園祭,總覺得還有許多細節與底韻,是藏在祭典背後的。
#31 鴨川,夏夜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跟著神輿渡御走了一小段,也差不多該往機場了。
臨行前,再看一眼鴨川畔。
七、說走就走,夢迴祇園
當年首次的祇園祭之後,開啟了我對京都這個城市的追尋。
當兵時候單位與家裡剛好繞了半個台灣島,一直都還記得收假那天,總是得早上出門,換了兩次車,然後才會剛剛好在夜晚來臨的時候抵達部隊。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退伍時,第一個旅行安排的都市,就是京都。
出發的那天也是早上,也正好在日落時分抵達京都。
那時突然有種奇怪的感覺,千里之外的京都,直到如今仍深深吸引我的古都,好像跟半個台灣之外,是個一日可達,說走就走的城市。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想著好一陣子沒去京都了,又覺得,祇園祭一直懸在心裡,才有了這個夏天裡,僅僅只有四天的短旅行。
更完整的參與了祭典,也更理解了祭典背後的樣貌,當年的遺憾,好像少了一些。
回頭看著照片,不自覺在耳邊響起了祇園囃子樂聲。
▲Sony A7R III、FE 24-70mm F2.8 GM
有些地方,懵懂的撞了進去,這輩子就被深深吸引,離不開了。
讓我在夜裡,無數次回憶起的地方。
那個千里之遙,擁有千年的底韻的城市,京都。
陌生而熟悉,卻又是一日可達的遠方與故里。
▲Sony A7R III、FE 135mm F1.8 GM
本輯散步攝影專題所使用的器材:
本輯散步攝影專題所拍攝的時間:
- 2019年7月,祇園祭前祭
Sony FE 鏡頭系列文章:
- Sony G Master 快問快答
- 融化在情人的眼光裡:Sony FE 24mm F1.4 GM
- 沈浸在路途的風景裡:Sony FE 24-70mm F2.8 GM
- 豁然開朗的片刻中:Sony FE 16-35mm F2.8 GM
- 劃過回憶的一眼瞬間:Sony FE 135mm F1.8 GM
- 沐浴在暖陽和風裡:Sony FE 85mm F1.4 GM
- 步入日常的敏銳目光:Sony FE 35mm F1.8
- 沈醉在如夢的時光中:Sony FE 100mm F2.8 STF GM OSS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一)有一種光景
- 散步攝影,邂逅他方日常(三)鄰鎮,說走就走
- 散步攝影,邂逅他方日常(四)說走就走,一日遠方
-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一)東京天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二)你的日常是我途中邂逅的風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三)秋色是山巒中的一抹紅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四)貳零壹柒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五)Kyoto, ver. F1.2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六)東京,72時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七)北國之冬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八)春,山陽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九)半晴半雨關門海峽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貳零壹捌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一)有一種光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二)沾衣欲濕杏花雨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三)高原,以為不一樣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四)那兒風光明媚,原來都一樣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五)一隅秋霜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六)貳零壹玖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七)貳零貳零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八)無雙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九)貳零貳壹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二十)Zeiss Batis,鈷藍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二十一)貳零貳貳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二十二)貳零貳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