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味了
如果問我,在這個各廠都投入無反光鏡相機的此時,在記憶裡,哪一台相機是開啟這樣的大無反時代?
想來,我會選擇Olympus E-M5。
2012年2月發表的它,雖然那時早已有在機身內的防手震機種,但真正擁有五軸防手震的,E-M5確實是第一台。
復古而近似Olympus過去OM系列的外觀、首次出現的五軸防手震、輔以當時在無反光鏡裡面快速的對焦,也讓這台E-M5一炮而紅,在市場的反應相當好。
我相信,當時購買E-M5的朋友們,不管有沒有繼續留在Micro 4/3系統,它都讓人印象深刻的機身,也可能是許多人關於攝影、拍照的啟蒙機身。
將近8年過去,E-M5 III作為第三代,再次回歸。
帶來的,是這幾年以來整個OM-D的脈絡與科技,重現在同樣復古的外觀上。
說是復古,E-M5 III還是跟前兩代有些差異,最明顯的就是機身上蓋還有軍艦部的樣子,更俐落,而稜角也多了些,我自己是覺得跟過去OM-1的樣子更相像了。
另外在按鈕上的配置也略有改變,但在使用上比較讓我比較有感受到的差異反而是重新設計過的前後握把。
包含手掌的握把與大拇指放在後突起,都讓E-M5 III成為E-M5三代中比較可以長時間操作的機身。
在過去,E-M1與E-M5系列兩者最大的差異,是感光元件是否內含相位點這件事情。
這點在E-M5 III上有了改變,在許多規格上,包含2000萬畫素的感光元件、五軸防手震的能力、內含相位對焦點,都跟E-M1 II是一樣的
也因此E-M5 III成為第一台可以轉接ZD單眼系統鏡頭,而不會影響對焦速度與判斷的E-M5系列。
E-M5 III也能夠利用機身直接充電。只是接頭跟E-M1X的USB type-c不同,是micro-USB。也有了外接麥克風的插孔,不過沒有外接耳機孔,E-M5 III也同時沒有錄影的OM-log模式。
真的說起E-M1 II與E-M5 III的差異,主要還是在一些部分有所區隔,像是最快連拍速度是10fps(E-M1 II則是18fps)、電子快門連拍是30fps(E-M1 II則是60fps)。
考慮到定位的差異,E-M5 III所做的調整我認為還是比較適合一般的攝影愛好者。
我目前比較慣用的鏡頭是M.ZD 25mm F1.2 Pro,這次也另外再使用M.ZD 45mm F1.2 Pro。就使用來說。
我認為改變的握把處,也能讓這個體積的鏡頭(還包含M.ZD 12-40mm F.28 Pro)能更舒適的使用。
我自己的Olympus E-M5用了很多年,直到PEN F時才更換,後來又因為想接ZD 14-54mm F2.8-3.5這顆鏡頭,換成了E-M1 II。
如果E-M5 III出現得早一點,它應該是我的首選。
該怎麼說呢,像這樣的復古模樣的相機,若是還能有足夠好的性能跟畫質,我一直喜歡著。
顯然地,E-M5 III就是這樣的相機。
不管是相機的科技、影像的時代、我個人對影像的理解,幾年過去都有相當大的差異。
用著E-M5 III時,跟最初的E-M5,我有什麼樣的感受?
倒不如說是「妥協」跟「平衡」的差異吧。
2012年那個年代,還沒有全幅無反光鏡系統,當時數位單眼相機還是主流。
既然是主流,強調輕巧的無反光鏡系統在當時科技的限制下,為了體積、為了攜帶,還是有著一些妥協。
畫質也好,動態性能也好,多少,也有著一些取捨。
時過境遷,E-M5 III已不再是那樣的情況。取而代之的,是在攜帶、性能、外貌上的平衡。
是的,如果你問我用著E-M5 III與E-M5最大的差異,那就是我擁有更多、更完整、畫質也更好的鏡頭們。
三顆品質優秀、體積適中的F1.2系列鏡頭,我尤其喜歡它們搭配著更進化的防手震系統,在室內微光裡良好的氣氛。
話說回來,在目前這個時間點,我們應該怎麼去看待E-M1 II與E-M5 III這兩台相機?
『外型決定用途,也決定相機本身特性的差異。』
看臉這件事情不單是一種對外貌的偏好,同時也決定了「我們要怎麼使用它」。
E-M5 III不再像過去那樣,與E-M1系列有決定性的差異(感光元件是否有埋相位點),性能也可以說是E-M1 II的微調版本。
所以外型確實也是決定了E-M1 II與E-M5 III最大的差異。
作為一個日常與旅行攝影的愛好者,我認為E-M5 III確實定位了相當精準的角色。它的外觀好看,畫質上跟E-M1 II沒有差異,既可以輕鬆拍照,又能夠有理想的畫質。
而E-M1 II有握持更舒適的握把區域,面對更多專業的鏡頭,像是某些長鏡頭,這樣的機身可以握持的更久、使用起來也更舒服。當然,它也是一台性能更好一點的機身。
最近用起E-M5 III,其實沒有特別排了長程的旅行,大部分就是少數的定焦鏡頭在幾個市區裡繞繞。
在拍攝節奏上跟我近期常用的E-M1 II差異並不大。
在顏色傾向上,E-M5 III跟E-M1 II最新版韌體、E-M1X有類似的傾向,對比稍高,顏色也更飽和些,老實說是個討大眾喜歡的走向。
(註:我比較不喜歡對比那麼高,所以整輯照片除了調色外,也降了些許對比)
情感上,在OM-D這系列來說,我的確是喜歡E-M5系列更勝過E-M1系列。
大概是一種用E-M5系列像帶著小情人出門旅行;而E-M1系列因為更實用,反而像是帶著同事出差的感覺。
所以在拍攝題材上,後來整理起照片,我才發現用E-M5 III拍了許多關於城市裡面交錯的光與影。
是阿,確實是當年用E-M5喜歡拍的幾個元素:逆光、影子,還有風景們。
有些事情改變了,只是有些喜好,許多年過去了,卻還是會淘氣地在某些情況下出現。
從喜歡相機這個器械開始,到攝影愛好者,然後,某種意義上變成從業人員。
相機,其實構成我青春的大部分。
跟我的青春一樣,影像這產業不斷起伏,擺盪。
這個年代,人們總是評價著外顯的所有,那些規格跟標籤。
我心裡噢,其實只想著,不求呢一種極致,也不求當個領頭羊,只望剛剛好,就好。
見識過了風浪,回頭看初戀,有些生澀,但也有些不足。
有一天再見面了,那份生澀感或許會消失吧?帶回來了更洗鍊、更沈穩,也更迷人的容顏。
容顏依舊,內裡更進化、成熟。
就像Olympus E-M5 III一樣,重新地回到心中那最柔軟的一塊。
文章的最後,還是整理了一些喜歡的照片,供大家參考。
這回的照片,我還是順了個人的個人喜好,任性地進行色調上的調整,或許這不是一篇評測式的文章,但作為心得式的照片集,應該還是可以的。
延伸閱讀:
- 孤標傲世的自在:Olympus E-M1X
- Olympus E-M1 II(一)無與倫比的自由
- 軟語溫言的懷舊情懷:Olympus E-PL9 (比較詳細的E-PL9心得與介紹)
- 那一抹生活的蔚藍:Olympus E-PL9 限量歐洲藍
- 日常的故事,我們緩緩說 – Olympus PEN F
- 復古容貌的新刻印:Olympus E-M10 III
- 敬美好時光:Olympus ZD 14-54mm F2.8-3.5
- 寫在E-1的十五年後:孤高的逸材 Olympus E-M1X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一)東京天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二)你的日常是我途中邂逅的風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三)秋色是山巒中的一抹紅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四)貳零壹柒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五)Kyoto, ver. F1.2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六)東京,72時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七)北國之冬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八)春,山陽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九)半晴半雨關門海峽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貳零壹捌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一)有一種光景
My InstaGram @euyoung
One reply on “經典容顏的復歸:Olympus E-M5 III”
很喜欢你照片的色调,一如既往的干净。要是能上一些动感的照片就好了,这才能反映出相位对焦上的进步。其实EM5III是台好相机,只是出品晚了一年,价格上和EM1II比较没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