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夜,來點輕鬆的讀者回函。

其實這個問題在這兩週我收到兩三封類似的信,不過正好這個留言涵蓋的最廣,所以直接挑出來回覆:)

Pelu said:

想請問一下

網路上一直有兩派說法,A者是說EPL系列的畫質有比EP系列感覺好一些,B者則反之,就您個人瞭解而言比較贊同哪一邊的說法呢?

還有聽說富士X100今年春季就會上市,原本一直想等X100的我,現在對半路殺出的EPL2也很感興趣,我知道自己對於相機的需求是什麼,就是照片畫質表現佳、有立體感、色彩清淡或濃不是太重要,人像風景都拍,但白平衡要準一些,特別是拍人像膚色要能夠好看,因為我在C家待慣了,半年前買了GRD3卻發現它的白平衡問題蠻困擾我的,常偏藍,拍人像膚色也看起來不OK

所以在看了許多O家的M4/3照片後,直覺這就是我要的,但因為我從未買過O家和富士的相機,不知他們兩者色調特色是什麼?您又會比較看好EPL2的表現還是X100呢?(著想有點等不及X100想敗入EPL2,但又害怕X100會不會上市後實照令人很滿意)

以上問題想聽聽您的看法,謝謝

R0010291

稍作整理一下,Pelu所問的問題大致上是:

Q1. E-PL系列畫質是否比E-P系列好?


基本上是。

我知道你會想問為什麼低階的E-PL系列比E-P畫質好。

原因很簡單,電子產品經常是後出的機種電子性能比前出的優異。而電子性能的範疇很廣,包含對焦速度、寫入速度、選單流暢、也包含低ISO質感、高ISO純淨度與濾鏡流暢度。

這也延伸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跟畫質有關的特性會跟電子性能有關?

因為這些畫質的特性都是由影像引擎來操控的,影像引擎的改進也同時是電子性能的一部分。

回到為什麼E-PL畫質會比E-P系列好,除了影像引擎以外,E-PL系列從E-PL1開始也開始實驗用較低程度的低通濾鏡改進影像質感(這在一些國外消息與訪談都有出現)。

DPReview做的ISO定向測試我想可以解答你的疑惑。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R0010328

Q2.希望有個畫質不錯不錯的機器,尤其希望有個拍人像膚色漂亮的機器,選擇X100還是M 4/3好呢?

Fuji出的數位相機在DC或者SLR一直在人像膚色的表現很受好評,從我以前開始用S602開始到現在一直都是這樣。我相信很多人到現在還一直用S5 Pro就是在膚色還有一些顏色的調教上有其獨到且令人印象深刻的部份。

Olympus的相機飽和鮮豔,比較適合生態、風景、旅遊類型的題材,在人像上我認為預設的色調比較還原真實,並不像Pelu慣用的Canon稍微偏洋紅,而這麼一點點偏洋紅造就了白裡透紅的好膚色。

如果單就拍人像的預設出圖,我個人會認為X100比較好些。

但這兩者有很不同的物體特性,這也是我這篇回函想講的部份。

R0010419

Q3.我很想知道X100跟M 4/3之間的差異,總體而言它們到底差異在哪?

我直接用ILDC(Interchangeable-lens digital camera)跟大感光元件DC來稱呼這兩類型的相機。

ILDC包含:M 4/3、NEX、NX系統。一般很多人稱這些相機是EVIL相機(Electronic Viewfinder Interchangeable Lens),不過以NEX系列舉例,NEX並沒有電子觀景窗(Electronic Viewfinder),在這樣的前提下我沒辦法勉強自己用EVIL稱呼所有這類型的相機,所以請原諒我用ILDC。

而大感光元件DC幾個常見的系列為:Leica X1、Sigma DP系列、Fuji X100、GXR搭配A12模組。

ILDC基本上的設計是將DSLR拿掉反光鏡而成的,並利用發展成熟的DSLR LiveView技術進行對焦(最簡單的講法是這樣)。因為這兩層關係,ILDC擁有跟一般DC較為相近的操作介面,因為都採用LCD進行LV的對焦,對多數人來說是一個很可以親近的操作模式。

但同時,ILDC也保有DSLR可更換鏡頭的彈性,在速度上雖然LiveView對比式的對焦不比相位式對焦(Phase AF)來的快,但也還是可以接受的範圍。而ILDC通常也擁有較大型的感光元件,在低光源上,還有很多DC使用者想營造的淺景深,都容易有較好的表現。(淺景深的形成有幾個原因在,在此先不探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簡單的說,ILDC的好處就是:接近DSLR的畫質也同時擁有DC的操作,在體積上也比DSLR令人接受,同時也保有可更換鏡頭的優點。

R0010319

回到大感光元件DC。

基本上不管X100、X1、GXR感光元件在大,畫質在好,它們終究是一台DC。它們多半採用鏡間快門,在對焦性能、儲存速度、連拍速度上面都會比較弱。

因此如果你習慣樣樣都快(尤其你又是Canon的使用者),在使用這些機種很有可能會認為「為什麼一台這麼貴森森的機器,這麼慢?!!」

但是相對的DC有一個特性是ILDC還有DSLR沒有的。

那就是最佳化。
什麼是DC的最佳化?

數位時代採用感光元件有一個很重要影響畫質的因素在於光線進入的角度。感光元件跟底片不同,不能接受偏斜角度過大的光線,這會造成邊角畫質下降還有暗角,而DC的好處就是可以針對感光元件的特性調整鏡頭,讓兩者達到最好的呈現。

因為DC既然不能更換,自然在一個封裝內可以盡可能做到最完美,X100的官方網站跟消息如果你去查閱,會查到X100的入射光設計控制在20度以下,這自然就是最佳化的展現。

或許你也要問為什麼ILDC或者SLR不能做到這些最佳化?

SLR/ILDC的可更換性雖是好處,但也必須遷就鏡頭需要給所有機身使用,你並沒有辦法保證同一支鏡頭在不同機身上面都是一樣得表現,這就是兩者在速度上還有畫質上的取捨。

R0010446

最後回到X100。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使用上會遇到X100的問題,我個人推測會有以下幾項:

1.X100的錄影:儘管X100也支援720P的錄影,這跟E-PL2一樣,但是在自動對焦的反應上我個人認為E-PL2會好一些。

2.X100的操作思維:X100是用以前RF輕便小相機的思考去設計的,像是混合式OVF就是在傳統的使用上添加數位的新技術。如果你沒有用過T3、TC1、GR1s之類的相機,或許會認為這樣的機器很麻煩,或者會問「為什麼OVF看到的跟實際上拍到的不一樣?」

如果以一些性能面跟畫質的均衡來說,我認為E-PL2這點做的不錯,但如果你已經明白且知道X100的主打特點與缺點,要下手X100也應該是很好的選擇。

畢竟要比畫質,這幾台機器(X1、DP、GXR+A12)我都認為非常優異,要比M 4/3可說是綽綽有餘。
(要比性能就免談了,很重視性能的人會完全無法接受這幾台機器)

老實講,我會建議你等到X100正式上市在做決定,因為有很多東西現在急著決定你還是不能確定的,尤其是X100有太多不確定因素。

cheers,
euyoung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攝影師、媒體人,慣於書寫、習於觀察。 喜歡著相機這樣的黑盒子,一頭鑽進拍照這件事情,生活裡總猶豫不決,面對喜歡的畫面時卻毫不猶豫的按下快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2 replies on “回函 – 關於ILDC與大型感光元件DC”

  • 2011 年 1 月 10 日 at 02:14

    我覺得Pelu說的:「看了許多O家的M4/3照片後,直覺這就是我要的」在真正擁有那台相機之後一定會有期待上的落差。因為只單看別人的成品而沒有實際拍過的話就不會知道那台相機所表現的色彩跟現場的,或者說跟使用者自己眼睛所接收到的色彩的差異有多少。

    像我就是這樣。我使用同一個牌子,而且是同一款DSLR超過4年,其間我也很常看(或者說一定會看到)其他廠牌也都覺得很漂亮,張張鮮豔又美麗。可是當我入手別的系統之後,一切都變了。原本那台DSLR能輕易拍出來的藍天白雲跟青山綠水,現在卻怎麼拍也拍不出來。原因很簡單:因為我不習慣新的這套系統「處理眼前這個景象的方式」。

    所以我覺得要確認自己是否喜歡那個系統的色彩,就去租一台,玩它個一整天或是一段時間,這樣才準。

  • 2011 年 1 月 12 日 at 19:32

    這兩種相機都同樣使用對比對焦
    影響對焦速度只有廠商的電子技術能力差距而已
    跟相機分類不應該有關

    只是很不幸目前剛好推出大感光元件DC的廠商
    都是電子技術較弱的廠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