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味了
[生活,樂在不平凡]
對於Olympus M.ZD 17mm F1.8,使用至今的時間不長,倒有些像是洗三溫暖的特殊感受。
該怎麼說好呢?其實我原本預期這顆鏡頭的樣貌大概是類似M.ZD 12mm或者是像M.ZD 75mm那樣帶點特殊性格的鏡頭。
不過後來看了些測試報告,大致上也理出個心得跟想法,覺得這顆鏡頭的一些基礎光學特性都有一定的水準。
考慮到體積跟焦段的選擇來說,這顆鏡頭是很對得起這個定價的。
後來正式拿到開始拍以後,又有不同的想法。
該怎麼說呢,這顆鏡頭既不像M.ZD 12mm那樣面對反光有層漂亮的釉蠟光澤;也不像M.ZD 75mm 那樣兼具感性柔美跟理性銳利。
但就是比我想像中的好。
是不是很熟悉?
跟生活一樣,千迴百轉,柳暗花明。
這幾年來隨著拍攝時間的增長,也自然有了接觸許多焦段的學習。
我常說無反光鏡吸引人的地方其實不盡然只是在縮小的體積跟人性化的操作,體會使用不同鏡頭的樂趣也是非常棒的體驗。
雖是熟悉廣角焦段使用的人,不管是28mm或者是24mm,在熟悉的焦段仍舊能體會到每個鏡頭的不同氣質。
至於不熟悉的呢?
那就像M.ZD 75mm吧!因為實在太獨特了,從不是自己非常熟悉的視角,卻也深深為它所著迷自發的去尋找可以拍攝的題材。
至於Olympus M.ZD 17mm F1.8呢?那又是另外一番風貌了。
等效34mm的視角,跟我們在運用35mm的視野一模一樣,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好用焦段。
不管是全身的人像也好,或者是低頭觀察角落,甚至是每一個日常的平凡角落。
都會是很好的發揮。
生活的觀察角度並不是只能拘泥在單一鏡頭裡面,28mm可以、50mm也OK、甚至150mm那也無妨。
那選擇M.ZD 17mm F1.8的理由的理由會是什麼呢?
等效35mm左右的這個視角,少了廣角鏡頭的透視張力感,也少了望遠鏡頭的壓縮感,乍看之下非常平淡無奇。
細細品嚐,慢慢走過,這些平實也構成了生活。
要說選擇M.ZD 17mm F1.8的理由的話,恐怕就是每一個拍下這些品嚐走過平實的片刻。
這些可不是平淡如水,枯燥乏味的「平凡」。生活,就是就是在每個平淡片刻裡。
樂在不平凡。
這樣真實的況味,那可是專屬於35mm的視角。
生活的靈光。
全文索引:
生活,乍現靈光 – Olympus M.ZD 17mm F1.8(一)Prologue
生活,乍現靈光 – Olympus M.ZD 17mm F1.8(二)間奏
生活,乍現靈光 – Olympus M.ZD 17mm F1.8(三)Epilogue
-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一)東京天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二)你的日常是我途中邂逅的風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三)秋色是山巒中的一抹紅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四)貳零壹柒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五)Kyoto, ver. F1.2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六)東京,72時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七)北國之冬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八)春,山陽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九)半晴半雨關門海峽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貳零壹捌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一)有一種光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二)沾衣欲濕杏花雨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三)高原,以為不一樣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四)那兒風光明媚,原來都一樣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五)一隅秋霜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六)貳零壹玖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七)貳零貳零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八)無雙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十九)貳零貳壹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二十)Zeiss Batis,鈷藍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二十一)貳零貳貳
- 她說天涯若是卷底片(卷二十二)貳零貳參
8 replies on “生活,乍現靈光 – Olympus M.ZD 17mm F1.8(三)Epilogue”
什麽時候出個75mm專文
@匿名
同學你不太認真噢。
75mm早在去年十月就刊了噢,共有三篇。
http://euyoung.blogspot.tw/2012/08/mzuiko-75mm-first-impression.html
請問euyoung大,最後一張照片是PS後製出來的嗎?^^
@Harold
用筆刷刷的:)
請問有Olympus 25mm f1.8的分享嗎?感謝!
@Snoopy-J
我比較少用25mm,但如果有需要我會開始累積照片
您好,想在詢問一個問題,我已經有12-50mm f3.5-6.0的標準變焦鏡頭,還有需要購入12mm f2.0的定焦鏡嗎?謝謝您!
@Snoopy-J
有需要我覺得可以購入,因為一來畫質比較好,二來光圈也比較大一些,比較好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