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味了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來到了第五篇。
這回,我們要來聊聊的是導入Alpha單眼相機技術,整合諸多Sony旗下科技的手機:Xepria 1。
我第一次選擇Sony的手機,是Sony Ericsson K510i,那個時間點正好是拍照型手機正開始流行的時候。在K510i之上,還有支旗艦的K750i,兩百萬畫素、可自動對焦,在當時也著實是非常強悍的拍照規格。
幾年後,我又有機會購入了Sony Ericsson Xepria Arc,是整個Xperia系列的早期機種。
整個Xperia系列的照片其實都有著類似Sony數位相機Cybershot系列的傾向:顏色飽和而討喜。時至今日,這仍是Sony Xperia拍照手機很重要的特徵。
Sony Xepria系列在成像的顏色是討喜的,不過在早期的機種細節上略帶些許的抹除感。
幸好,這點在2018年推出的幾支手機,像是Xperia XZ2、Xperia XZ2 Premium與Xperia XZ3,細節部分都獲得很好的改善,放大觀看已經沒什麼這樣的感受。
使用Sony Xepria 1這陣子以來,其實有發現這支手機的細節與處理比以往使用的經驗都要好不少,真的要說的話,可以說是我歷年來用過拍照最喜歡的Xperia系列手機。
我們常說手機攝影是一種「演算式攝影」,只是,每一間廠商的演繹都不同。
Xepria 1這回新增了三鏡頭、Alpha單眼相機使用的科技、也包含了更強大的錄影功能。科技的輔助,原有的討喜色澤並搭配更好的細節,這也是我喜歡Xperia 1的理由。
在正式開始今天的文章以前,按照慣例一樣先分享幾張我個人喜歡的照片給大家。
一、從基本開始:使用體驗、自動白平衡與畫質
雖然說的是關於拍照手機的拍攝,不過還是有一些基本的體驗可以在這邊稍微提一下。
Xperia 1的操作體驗上基本上延續了我去年使用Xperia XZ2與Xperia XZ2 Premium的感受,就是個很接近原生的Android系統,沒什麼客制化,很單純。
電力方面Xperia 1用了3330 mAh的電池,以現在來說不算特別大,但我旅行中一整天使用、拍攝下來(九點出門、晚餐後約九點回飯店),大約都還有20%的電量。
指紋辨識倒是採用了有別於目前主流的位置,不在背面,也不是做螢幕下指紋,而是放置在側邊。
原先以為位置尷尬,不過實際使用起來倒是很順手,我設定是右手的大拇指跟左手的食指,正好是兩手拿起手機的握持姿勢。
Xperia 1我總有種回歸傳統Sony配色的感覺,也確實如此,它這次有了很傳統的純白色跟紫色,另外還有一個很特別的水泥灰色。
我挺喜歡Xperia 1的紫色,它介於靛色(深藍)與紫色之間,隨著光線與角度不同,會有不一樣的色澤。
在這個時代裡,手機上有獨立的快門鈕相當稀少,Xperia是少數維持這個傳統的系列手機。
這個按鈕挺方便,不只是平常拍照可以直接按壓對焦、拍照,在任何時候長壓都能夠快速進到拍攝介面,要快拍時,或者無法用兩手觸控操作APP時(一手握持、一手觸控拍照)都很方便。
Xperia 1本身的顏色走向是討喜的,比較著重在顏色的飽和度上,這也符合大多數人的喜好。
我先前大概講過Samsung、華為跟Sony這三間手機廠商的的照片傾向是比較討喜的,但其實還是有差別。
Samsung的飽和度跟銳化程度都很高,所以你會第一眼看到照片的感覺是色彩鮮明、犀利;華為的話飽和度高,同時幾乎都經過HDR處理,所以相對來說是稍微誇張一點(但討人喜歡)的視覺觀感。
如果你買過Sony過去的Cybershot系列數位相機的話,我相信Xperia 1很能勾起你的回憶。
下面這兩張照片很適切的展現出Xperia 1類似Cybershot系列數位相機的顏色走向:畫面是鮮豔的,同時不過份飽和,明暗分布也很舒服。
在人造光源的自動白平衡來說,Xperia 1算是兼具氣氛與校正。
這是在飯店時晚餐所拍的照片,你可以見到略微偏黃,但仍是舒服的白平衡校正。戶外的話都挺準確的,就像我們上面第一張圖有藍天的木造三層塔一樣。
二、主流的三鏡配置
多鏡頭儼然已經成為現在智慧型手機的主流,能夠擁有更多樣的視角變化,也帶來更多不同的應用。
Xperia 1採取總共三顆鏡頭的配置,共有:主鏡頭26mm,輔以一顆兩倍變焦的52mm與超廣角16mm,
在個別聊聊三顆鏡頭之前,先來看看三顆鏡頭視角的差異。
站在同一個地方拍攝對街,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三個不同的視角所能容納景物的狀況。
作為主鏡頭的焦段,大多數都會選擇25 ~ 30mm左右的視角,主要是這個視角相當通用,不管是一般風景、隨手拍攝、或者是餐桌上,都很適合。
同時,主鏡頭通常也是多鏡頭中,感光元件大小與光圈最大的鏡頭。Xperia 1的主鏡頭最大光圈是F1.6,加上有OIS防手振,確實也比其他兩顆鏡頭更容易在暗處中發揮。
如果你想展現特殊的張力感、景物的遼闊感,該用怎麼樣的焦段?我個人的話會選擇超廣角。
近一年以來,有更多的廠牌選擇超廣角作為多鏡頭的選擇之一,以大多數人的用途來說,超廣角的張力感很難透過後製來達成,在退無可退的狀況下,超廣角也能幫助我們裝下所有想裝的元素。
尤其當你仰望高聳的建築時,超廣角獨特的透視變形,都能讓手機拍照這件事情,變得更特別些。
另外,雖然超廣角的邊緣容易有拉長的變形,但我們適當利用的話,來拍攝人像,也有修飾身型,讓腿更長的效果。
Xperia 1這顆超廣角鏡頭,預設周邊是沒有修正變形的,所以邊緣取景時就會看到有類似球一般的曲面變形。
在這個狀況下,我個人建議打開相機APP裡面「設定」裡的「失真校正」。如此,即使用超廣角鏡頭拍攝,也不會讓邊緣扭曲到有如魚眼鏡頭般的狀況。
第三顆鏡頭則是2X變焦的52mm。
其實50mm的焦段是早期多鏡頭的選擇,原因在於主鏡頭採取廣角較為「通用」,而50mm左右的視角則比較「自然」。
以Xperia 1來說,52mm這顆鏡頭比較沒有變形,視覺上更自然,同時也比較能排除掉一些複雜的背景,讓照片的主題更集中。
當然,如果你想要讓遠方的物體拍得近一些,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視角。
▲Xperia 1 @ 52mm:排除周遭雜物,讓視覺集中。
▲Xperia 1 @ 52mm:在無法靠近時,利用變焦讓主體更顯明。
三、All From Alpha:眼控、30秒長曝光、細節/HDR/低光處理
Sony Alpha是我目前使用的其中一個相機系統。當Xperia 1在發表會上提到這支手機會更與Alpha的部門進行整合合作,我是很期待的。
手機攝影是一件在有限硬體中,盡可能以演算強化的成品,所以我想知道,該怎麼把「相機面的演算」應用在手機上。
在這些Alpha單眼系統的科技中,我認為讓Xperia 1有所加分的,自然就是「眼控對焦」。
「眼控對焦」在我使用的Sony A7R III與A7 III上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當你使用大光圈拍攝人像時,可以很精準的對焦在眼睛上,實際上的運用也相當快速,現在甚至可以用來進行動物的眼睛對焦。
Xperia 1呢?
「眼控對焦」在Xperia 1的速度非常理想,大多數時候只要畫面中有出現人臉,相機馬上就會判別到眼睛,直接對上去。
不管是轉身後、遮眼後打開甚至採用半透明的墨鏡,幾乎都是秒對。
其實以手機的景深程度來說,對在眼睛或者對在鼻尖上,差異並不算太明顯。
但是眼控對焦這個科技,某種程度上幫助了一般只是想輕鬆拍照的人們,不需要再去點擊螢幕來對焦,就能更快速而準確的對到人臉。
舉例來說,略動的人臉(像是小朋友)、邊走邊說的錄影,都是眼控對焦能幫助拍攝成功率的部分。
Xperia 系列的手機,最長的曝光時間多半落在1秒鐘,這次Xperia 1則延長到30秒。
其實以手機攝影幾乎都以最大光圈來拍攝(因為無法縮光圈),即使用最低ISO拍攝,也很難超過1秒的曝光時間。
但是如果你為了要在城市中拉出車軌,搭配起外掛的ND減光鏡,就很容易達到4秒甚至8秒的曝光時間,也更容易拉出車流軌跡。
▲城市中的夜晚比較亮,如果想要長時間曝光,需要加上一片ND減光鏡。
近期到日本關東地區時去了海邊,海邊的光害較少,趁著雲層稍微顯露出來的空檔,以15秒左右搭配ISO1600的參數,也能拍出滿天星斗。
在可以上腳架的狀況下,也能盡量利用更低的ISO感光度來拍攝,利用長時間曝光獲取更細緻的夜景照片。(通常採用自動模式拍攝,手機為了不手振,多半會拉高ISO)
較長的曝光時間其實跟Alpha的技術比較沒有直接關係,不過接下來要說的部分就比較屬於Alpha的科技。
主要是在影像的細節、質感與低光的處理方式上。
長久以來,Xperia 系列的手機,經常給人有一種細節不夠好的印象。
在Xperia Arc後,去年是我第一次比較大量的使用Xperia手機(Xperia XZ2 & XZ2 Premium),我覺得Xperia XZ2 與 XZ2 Premium在細節上已經沒有過去那種觀感,有很大的進步。
Xperia 1細節上的表現則又更進一步,我的經驗是除了主鏡頭以外,連一般細節比較容易變差的超廣角與2X鏡都表現得很好。
這樣的細節表現,倒也不是完全依賴銳利化而達成,以下面這張鹿的眼睛周邊,包含眼球與毛髮的細節都相當好,我自己推測是關於細節這部分有更進一步的新演算法來達成。
在高光的部分,我使用Xperia 1並沒有刻意的使用手動模式來開啟HDR,而是利用它本身的場景偵測,來辨識是否逆光,來自動完成HDR。
下面兩張分別是超廣角與主鏡頭,其實也可以看出在逆光條件下的處理相當細緻,除了照片本身明暗呈現自然以外,常見的對比下降與細節漏失也很輕微。
Xperia 1在規格上有提到運用一個技術:在主鏡頭上用了「RAW 降噪功能」。
我認為這是很巨大的改變,過往像下面兩張街景,通常會因為拉高感光度,帶來畫質的下降,抹除感也會比較明顯。
下面這幾張照片,其實環境的亮度都比照片拍出來的暗上許多,尤其是黑貓這張,感光度已被拉到ISO800(快門慢至1/6秒),你仍能看到黑貓發亮有神的眼睛。
街上這張照片雖然感光度不算高(ISO200)不過仔細觀察一般手機在暗處常出現的畫質下降,在照片中並不明顯。
隅田川旁的晴空塔夜景,這張照片是採用低感光度(ISO64)搭配較長曝光時間(1秒),同樣地,亮處維持質感,暗處並沒有過多雜訊。這些都完全展現這次「RAW 降噪功能」絕佳的發揮成果。
可以這麼說,在低光上的大躍進,是我對Xperia 1,印象最好也印象最深的改變。
Xperia 1用的是21:9比例的螢幕,初上手的時候倒是有點不習慣,不過由於21:9相對較窄,其實單手握持上還是蠻舒服的。
這顆4K OLED 21:0螢幕的色準度跟顯示我都蠻滿意的,「標準模式」會比較鮮豔,適合平常使用跟展示照片。
「導演模式」的色準度跟飽和度都更接近現場,作為拍照、錄影,參考性相當高。
21:9的螢幕其實挺適合用來看影片的,有支援的影片或者串流服務的話(像是Netflix),都可以滿版來觀看。
不過如果是像我一般觀看Youtube上的影片來說,左右就會留些許的黑邊。
Xperia 1本身在螢幕的設定上相當完整,除了剛剛提到的「標準模式」與「導演模式」的選擇以外。
21:9的螢幕平常使用的時候,我多半會拿來同時進行挑選+編輯的雙重檢視。
利用分割畫面,各佔據螢幕一半的顯示形式,我覺得是很方便的行動編修方式。
五、你還應該知道Xperia 1的二三事:景深模擬、錄影防手震、Cinema Pro
最後,我們再多聊聊一些關於Xperia 1的其他功能。
Xperia 1的景深模擬主要以2X鏡這顆的52mm視角來進行,我個人覺得演算出來散景樣式算自然,主體的邊緣也沒有大大的破綻。
拿來拍攝人像、凸顯靜物主體、美食,我都認為是很棒的運用方式。
老實說,Xperia 1是一台整合拍照與錄影的手機,確實可以說是 ”One Sony” 精神的展現。
我錄影錄得少,僅能就一些體驗到的部分來撰寫,但我相信經常錄影的人來說,Xperia 1應當有很多讓人喜歡的面向。
以我來說,我就滿喜歡錄影時的混合防手振效果(OIS光學+EIS電子)。在低光的環境下穩定度相當理想,晚上去淺草寺散步時有嚇一跳,僅僅只是手持錄影,對比我其他兩支手機,穩定的感覺很像是上了穩定器。
錄影防手振的部分我嘗試了兩個場景,一個光線充足一些、一個光線條件比較差。
註:第一個場景的人聲不是我的聲音
▲光線充足的錄影防手振測試:Sony Xperia 1
▲光線充足的錄影防手振測試:Google Pixel 3 XL
▲光線充足的錄影防手振測試:Apple iPhone Xs Max
▲光線昏暗的錄影防手振測試:Sony Xperia 1
▲光線昏暗的錄影防手振測試:Google Pixel 3 XL
▲光線昏暗的錄影防手振測試:Apple iPhone Xs Max
另外,Xperia 1也有一個很接近專業錄影機介面的APP:CINEMA PRO,除了完整控制三鏡頭的參數以外,包含白平衡、快門、感光度也都能調整。
在其中內建不少風格調色檔案,這次出門的時候用了主要用Venice CS這個調色檔拍了一些記錄影片,也放置在後面供大家參考。
▲Venice CS調色檔:Cinema Pro可控制許多選項,包含對焦都可以手動,我們可以做出類似電影由近至遠的變化。
▲Venice CS調色檔
六、關於Sony Xperia 1的那些話
最後,是關於Sony Xperia 1在拍照上的個人觀感。
Xperia 1是我在2019年上半年,最意外的一支智慧型拍照手機。
自去年的Xperia XZ2開始,已經有對Xperia 系列拍照的好印象,但是我依舊對Xperia 1所謂「整合Alpha單眼的技術」會有一點遲疑。
不過實際上手之後,這一點遲疑已經完全消除。
快速且準確的眼控對焦、適切且處理良好的低光品質,這兩點是我覺得所謂Alpha技術在Xperia 1上應用的最佳體現。
這次三顆鏡頭的配置,巧妙的在主鏡頭的通用性與超廣、自然視角上取得平衡,外出拍照自然也有更大的彈性。三顆鏡頭的白平衡相當均一、細節也很理想,整體輸出的品質在手機上相當好。
錄影與螢幕顯示,Xperia 1也可稱得上我用過手機的前段班。
這種真正整合集團內的科技而完成的Xperia 1,著實對我來說有一種非常獨特的魅力。
我個人認為在拍照的科技、相片的成品、錄影的能力三方面上,Xperia 1都是相當高水準的手機。
以2019年上半年所嘗試過的幾支手機來說,就拍照而言,我同時也認為Xperia 1可以排得上前三名。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寫到現在,篇數還不算太多,但其實你應該有發現到一件事情,那就是這系列文章中並不會非常執著於要去分出各支旗艦手機的高下。
原因在系列文裡面其實也有說過類似的話了。
每一間廠商,對於「攝影」、「拍照」的理念、理解都不同,造就了各式各樣的演算法方向的差異。這些差異,也形成每一隻手機在各面向都略有不同,要深究的話確實比的出差異好壞,但攤平用更高畫質的單眼相機來比較,卻又遠遠不足。
手機要解決的問題很多,比方說低光的品質受限於感光度,要用硬體還是軟體去強化高感光度的畫質?細節比不上相機,要用怎麼樣的處理,讓顏色、讓觀看起來的銳利度是吸引人的?
所以你會見到Google 的單純以軟體去克服大部分難題、華為用新的硬體(RYYB濾鏡)搭配自家演算法強化低光、許多廠商都選擇用討人喜歡的方式去處理呈現出來的照片顏色。
而Sony呢?作為數位相機的先驅者,這二十餘年以來也累積了相當的成果,換個方式應用在手機上,就成為了我們見到的Xperia 1的樣子。
那個充滿科技力,卻又兼顧消費市場偏好的樣貌。
那麼在最後,就是Sony Xperia 1所拍攝的實拍照片,分享給大家。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
-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一)Apple iPhone Xs Max
-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二)HUAWEI Mate 20 Pro
-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三)Samsung Galaxy S10
-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四)Google Pixel 3 XL
-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五)Sony Xperia 1
-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六)Samsung Galaxy S10+ 高原風光手機拍照分享
-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七)Samsung Galaxy Note 10
- 旗艦手機拍照筆記(八)Google Pixel 4
- 旗艦手機拍照筆記(九)Apple iPhone 11 Pro Max
- 旗艦手機拍照筆記(十)Apple iPhone 12 Pro Max
- 純粹美好之必要:Ricoh GR III
- 外出旅行之必要:攝影師出行的八項必備物品
- 旅行若是一幅掌中的風景:Sony Xperia XZ2
- 隨心所欲的夜:Sony Xperia XZ2 Premium
- 那一抹生活的蔚藍:Olympus E-PL9 限量歐洲藍
- Olympus E-M1 II(一)無與倫比的自由
- 皆臻完備的里程碑:Sony A7 III
- The Charming G(一)當 Contax G 遇上 SONY A7R II
- 一眼瞬間,回首 – SONY RX1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一)東京天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二)你的日常是我途中邂逅的風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三)秋色是山巒中的一抹紅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四)貳零壹柒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五)Kyoto, ver. F1.2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六)東京,72時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七)北國之冬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八)春,山陽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九)半晴半雨關門海峽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貳零壹捌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一)有一種光景
My InstaGram @euyoung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
-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一)Apple iPhone Xs Max
-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二)HUAWEI Mate 20 Pro
-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三)Samsung Galaxy S10
-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四)Google Pixel 3 XL
-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五)Sony Xperia 1
-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六)Samsung Galaxy S10+ 高原風光手機拍照分享
-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七)Samsung Galaxy Note 10
- 旗艦手機拍照筆記(八)Google Pixel 4
- 旗艦手機拍照筆記(九)Apple iPhone 11 Pro Max
- 旗艦手機拍照筆記(十)Apple iPhone 12 Pro Max
- 旗艦手機拍照筆記(十一)那些Xperia 5 II用著Photo Pro模式拍照的二三事
- 旗艦手機拍照筆記(十二)有著Xperia 1 III的日子,隨手即是講究生活
- 旗艦手機拍照筆記(十三)Apple iPhone 13 Pro
- 旗艦手機拍照筆記(十四)Sony Xperia PRO-I,前所未見的強大影像
- 旗艦手機拍照筆記(十五)Sony Xperia 1 IV,用速度展望世界
7 replies on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五)Sony Xperia 1”
不好意思,個人想請教一下,最近有考慮換手機,如果注重拍照細節部分,是比較推薦xperia 1還是mate 20 pro
如果是這兩支手機的話,我個人認為大部分的狀況,Xperia 1的細節比較好。如果是mate20 pro採用超級夜景模式的話,mate 20 pro這部分(使用超級夜景的夜拍)比較好。
喜歡大大的網誌,言語真誠又不會過於評判,能否寫個測試Sony Xperia 5的拍照開箱呢? >O<
@匿名
謝謝你喜歡,最近有拍一些Xperia 5,有時間的話,來作一個短篇分享
感謝您分享的這九篇,在換手機的選擇上提供非常直接的,可以詢問您心目中的前三名嗎 ? 我看完覺得PIXEl 4 、XPERIAL 1 、 NOTE 10 各有優缺選擇障礙,請問一般民眾隨手拍 該選哪知最平衡呢 ?
不好意思
想請教版主,目前台灣市面上發售過的手機裡,有哪幾款手機,像素(1600萬以上)、曝光時間(30秒以上)、具備OIS光學防手震、照片拍出來不會太差(1~10分:8,9分以上),再麻煩版主大大,感謝您🙏
P.S 價格不高於新臺幣35000元
@KEVIN CHANG
寫過的,我自己的前四名(不分名次)應該是PIXEl 4 、XPERIAL 1 、 NOTE 10 、iPhone 11 pro
你選的這三支的話,其實都蠻好的。你可以多看看文章內的照片顏色屬性來決定,其實有很大的差異。這三支我最喜歡的是Pixel 4,再來是Xperia 1,其次是Note 10,但是差異很小。
我的理由:Pixel 4的顏色、HDR個人最喜歡;Xperia 1的顏色好看又自然(然後我個人蠻喜歡21:9的顯示);Note 10是預設就很鮮豔銳利,對於上傳臉書、LINE什麼的,很快速。
如果你沒有特別偏好,或者看不出來,建議可以從預算下手,還有去體驗ㄧ下,看上手的感受比較喜歡哪支